“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古诗作品《饮中八仙歌》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
汝阳三斗始朝天,道逢麴车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
左相日兴费万钱,饮如长鲸吸百川,衔杯乐圣称避贤。
宗之潇洒美少年,举觞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树临风前。
苏晋长斋绣佛前,醉中往往爱逃禅。
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
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谈雄辩惊四筵。
【注释】
⑴知章:即贺知章,越州永兴(今浙江萧山)人,官至秘书监。性旷放纵诞,自号“四明狂客”,又称“秘书外监”。他在长安一见李白,便称他为“谪仙人”,解所佩金龟换酒痛饮。这两句写贺知章醉后骑马,摇摇晃晃,像乘船一样。醉眼昏花,跌落井中淹死。
⑵汝阳:汝阳王李琎,唐玄宗的侄子。朝天:朝见天子。此谓李痛饮后才入朝。麴车.酒车。移封:改换封地。酒泉:郡名,在今甘肃酒泉县。传说郡城下有泉,味如酒。故名酒泉。
【翻译】
贺知章酒后骑马,晃晃悠悠,如在乘船。他眼睛昏花坠入井中,竟在井底睡着了。汝阳王李琎饮酒三斗以后才去觐见天子。路上碰到装载酒曲的车,酒味引得口水直流,为自己没能封在水味如酒的酒泉郡而遗憾。
【赏析】
《饮中八仙歌》是一首别具一格,富有特色的“肖像诗”。八仙中首先出现的是贺知章。他是其中资格最老、年事最高的一个。在长安,他曾“解金龟换酒为乐”(李白《对酒忆贺监序》)。诗中说他喝醉酒后,骑马的姿态就象乘船那样摇来晃去,醉眼朦胧,眼花缭乱,跌进井里竟会在井里熟睡不醒。相传“阮咸尝醉,骑马倾欹”,人曰:“箇老子如乘船游波浪中”(明王嗣奭《杜臆》卷一)。杜甫活用这一典故,用夸张手法描摹贺知章酒后骑马的醉态与醉意,弥漫着一种谐谑滑稽与欢快的情调,惟妙惟肖地表现了他旷达纵逸的性格特征。
其次出现的人物是汝阳王李琎。他是唐玄宗的侄子,宠极一时,所谓“主恩视遇频”,“倍比骨肉亲”(杜甫《赠太子太师汝阳郡王琎》),因此,他敢于饮酒三斗才上朝拜见天子。他的嗜酒心理也与众不同,路上看到麴车(即酒车)竟然流起口水来,恨不得要把自己的封地迁到酒泉(今属甘肃)去。相传那里“城下有金泉,泉味如酒,故名酒泉”(见《三秦记》)。唐代,皇亲国戚,贵族勋臣有资格袭领封地,因此,八人中只有李琎才会勾起“移封”的念头,其他人是不会这样想入非非的。诗人就抓着李琎出身皇族这一特点,细腻地描摹他的享乐心理与醉态,下笔真实而有分寸。
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出自于诗经作品《君子于役》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 君子于役, 【查看全文】
2 若无天下议,美恶并成空的意思及全诗赏析若无天下议,美恶并成空出自宋朝诗人陈师道的作品《挽词恭默思良弼》,其古诗全文如下: 恭默思良弼,诗书正百工。 事多违谢傅,天遽夺杨公。 一代风流尽,三师礼数崇。 若无天 【查看全文】
3 起流莺语,掩苍苔房栊向晚,乱红无数。吹尽残花无人见,惟有垂杨自舞的意思及全诗赏析起流莺语,掩苍苔房栊向晚,乱红无数。吹尽残花无人见,惟有垂杨自舞出自宋朝诗人叶梦得的作品《贺新郎睡起流莺语》,其古诗全文如下: 起流莺语,掩苍苔房栊向晚,乱红无数。 【查看全文】
4 云间迷树影,雾里失峰形的意思及全诗赏析云间迷树影,雾里失峰形出自唐朝诗人王勃的作品《易阳早发》,其古诗全文如下: 饬装侵晓月,奔策候残星。 危阁寻丹障,回梁属翠屏。 云间迷树影,雾里失峰形。 复此凉飙至,空 【查看全文】
5 阳关一曲水东流,灯火旌阳一钓舟的意思及全诗赏析阳关一曲水东流,灯火旌阳一钓舟出自唐朝诗人黄庭坚的古诗作品《夜发分宁寄杜涧叟》第一二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阳关一曲水东流,灯火旌阳一钓舟。 我自只如常日醉,满川风月替 【查看全文】
6 舟移别岸水纹开,日暖风香正落梅的意思及全诗赏析舟移别岸水纹开,日暖风香正落梅出自宋朝诗人俞桂的作品《过湖》,其古诗全文如下: 舟移别岸水纹开,日暖风香正落梅。 山色蒙蒙横画轴,白鸥飞处带诗来。 【翻译】 初春时节,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