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微尘里,吾宁爱与憎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1 17:33

  “世界微尘里,吾宁爱与憎”出自唐朝诗人李商隐的古诗作品《北青萝》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残阳西入崦,茅屋访孤僧。
  落叶人何在,寒云路几层。
  独敲初夜磬,闲倚一枝藤。
  世界微尘里,吾宁爱与憎。
  【注释】
  青萝:一种攀生在石崖上的植物,此处代指山。南朝江淹《江上之山赋》:“挂青萝兮万仞,竖丹石兮百重。”
  崦:即“崦嵫(zī)”, 山名,在甘肃。古时常用来指太阳落山的地方。《山海经》载:乌鼠同穴山西南有山名崦嵫,日所入处。
  初夜:黄昏。
  磬:古代打击乐器,形状像曲尺,用玉、石制成,可悬挂。佛寺中使用的一种钵状物,用铜铁铸成,既可作念经时的打击乐器,亦可敲响集合寺众。
  “世界”句:语本《法华经》:“书写三千大千世界事,全在微生中。”意思是大千世界俱是微生,我还谈什么爱和恨呢?《楞严经》说:“人在世间,直微尘耳。何必拘于憎爱而苦此心也!”宁:为什么。
  【翻译】
  夕阳落入崦嵫山,我去茅屋里探访孤独的僧人。满地落叶,僧人何在?遍山寒云,山路要走多久?初夜时分只听他独自敲磐,闲适中靠着一枝青藤。大千世界都在微尘里,我为什么要有喜爱和憎恨?
  【赏析】
  经过千回万转,诗人终于找到了茅屋,见到了孤僧,颈联以精炼的笔墨描绘了僧人的简静生活:“独敲初夜磐,闲倚一枝藤。”“初夜”二字与首句“残阳”相关照,写出到达茅屋的时间。夜幕降临,僧人在茅屋中独自敲磐诵经。“独”字与次句的“孤”字相呼应,因为是“孤僧”,所以独自敲磐。虽只身独处,而未怠佛事,可见其对佛的虔诚。诗人此时站在茅屋外边,耳听清脆的磐声,眼望寂静的星辰,深感佛界的静谧与安详,此中再无红尘之困扰。待到僧人佛事已毕,诗人走进茅屋,与之交谈,对交谈的情状仅用“闲倚一枝藤”五个字概括,却内蕴丰富。“藤”是藤条做的手杖,极为简朴,僧人所“倚”,仅此而已,生活之清苦可以想见;难得的是僧人那份“闲”态,居清贫而安闲自如,从容不迫。
  尾联写诗人获得了思想的启迪。“世界微尘里,吾宁爱与僧。”佛教认为大千世界全在微尘之中,人也不过就是微尘而已。诗人领悟了这个道理,表示今后不再纠缠爱憎,众心净虑,以淡泊之怀面对仕途荣辱。
  综观此诗,语言凝炼,富于蕴藏,层次清晰。诗人先写出访,次写途中,再写遇僧,最后以思想收获作结。诗人先将笔墨集中在探访之上,描写憎人居住状态的孤独。用“独敲”一联勾勒,“独”字和“一”字均照应了第二句中的“孤”字。用“闲”字写出佛家对红尘物欲的否定,突显出诗人希望从佛教思想中得到解脱,将爱憎抛却,求得内心的宁静。最后写诗人访僧忽悟禅理之意,更衬出孤僧高洁的心灵。此诗所表达的就是一种不畏辛劳艰险、—心追寻禅理、淡泊之怀面对仕途荣辱的愿望,既赞美了僧人清幽简静的生活,又表现出诗人对惮理的领悟,淡泊之怀面对现实、从容之心面对仕途荣辱。


相关阅读
1 忽逢门前客,道发故乡来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忽逢门前客,道发故乡来出自唐朝诗人王绩的作品《在京思故园见乡人问》,其古诗全文如下: 旅泊多年岁,老去不知回。 忽逢门前客,道发故乡来。 敛眉俱握手,破涕共衔杯。 殷勤 【查看全文】

2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出自魏晋南北朝诗人曹操的古诗作品《蒿里行》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 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 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 势 【查看全文】

3 豆花似解通邻好,引蔓殷勤远过墙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豆花似解通邻好,引蔓殷勤远过墙出自唐朝诗人高翥的作品《秋日庭草衔秋自短长》,其古诗全文如下: 庭草衔秋自短长,悲蛩传响答寒螿。 豆花似解通邻好,引蔓殷勤远过墙。 【注释 【查看全文】

4 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古诗作品《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第二句,其全文如下: 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 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 相携及田家,童稚开 【查看全文】

5 宝剑千金买,平生未许人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宝剑千金买,平生未许人出自唐朝诗人陈子昂的作品《送东莱王学士无竞》,其古诗全文如下: 宝剑千金买,平生未许人。 怀君万里别,持赠结交亲。 孤松宜晚岁,众木爱芳春。 已矣 【查看全文】

6 时见凤辇宸游,鸾觞禊饮,临翠水,开镐宴。两两轻舠飞画楫,竞夺锦标霞烂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时见凤辇宸游,鸾觞禊饮,临翠水,开镐宴。两两轻舠飞画楫,竞夺锦标霞烂出自宋朝诗人柳永的作品《破阵乐露花倒影》,其古诗全文如下: 露花倒影,烟芜蘸碧,灵沼波暖。金柳摇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