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涯岂料承优诏,世事空知学醉歌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1 17:33

  “生涯岂料承优诏,世事空知学醉歌”出自唐朝诗人刘长卿的古诗作品《江州重别薛六柳八二员外》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生涯岂料承优诏,世事空知学醉歌。
  江上月明胡雁过,淮南木落楚山多。
  寄身且喜沧洲近,顾影无如白发何。
  今日龙钟人共老,愧君犹遣慎风波。
  【注释】
  江州:今江西九江市。
  薛六、柳八:名未详。六、八,是他们的排行。
  员外:员外郎的简称。原指正额的成员以外郎官,为中央各司次官。
  生涯:犹生计。
  优诏:优厚待遇的诏书。根据上下文,此当为反语。
  醉歌:醉饮歌唱。
  胡雁:指从北方来的雁。
  “淮南”句:江州在淮南,其地又在古代楚国境。楚山多,木叶零落,所见之山也多了。
  【翻译】
  多年沦落的生涯,谁知竟得到天子的厚恩。世间万事我都已参破,只想学醉饮狂歌的古人。江上的月色分外清明,胡雁从夜空飞掠而过。秋风吹起,淮南已树木凋尽,楚地山头的落叶想必更多。且喜暂时可以寄身的地方,在那沧海近旁。对着明镜来回照影,萧萧白发徒然地令人心伤。如今你们同我都已经老去,都一样是这般步履龙钟。你们还叮嘱我要留意风波险恶,真叫我深深惭愧无限感动。
  【鉴赏】
  失州入幕,年岁已垂垂老矣;虽然寄身有地,但心情不能不是感伤多于慰藉。这首诗即写这种帐触之情。
  首联写诗人奉诏内移沿海的感受。起句字面上称美皇恩浩荡,实际止用春秋笔法,以微言而寄讽意。诗人曾被贬南巴,此次奉诏内移,也是一种贬滴,只不过是由极远的南巴内移到较近的近海之睦州罢了。所以“承优诏”云云,实是反说,愤激不平才是其真意。对句则由止句之婉讽陡然转为无可奈何的一声浩叹,是真情的淋漓尽致的倾吐,也将上句隐含的讽意明朗化了。醉歌,它常常是作为古之文人浇愁遣愤的一种方式。刘长卿两次被贬在其心灵上留下创伤,借“醉歌”以排遣,已属无奈,前面冠以“空知”二字,则更进一层透出诗人徒知如此的深沉感慨,这就将苦清暗暗向深推进了一步。首联二句已点出诗人情绪,次联则以江州景色而染之,诗脉顺势而下。
  颔联所写即眼前之景——江水、明月、北雁、落木、楚山,渲染清秋气氛,借以抒写宦海浮沉的深沉感慨。浩荡江水,凄清明月,一群北来南去的大雁掠空而过;江州一带万木凋零,落叶飒飒,原先被树木遮蔽的古楚地的山岭突然裸露出来,似乎比往日增加了许多。二句写景,一天上,一地下,一写水,一写山,一近一远,一动一静,上下俯抑,参差交互,成就了二幅水天空寂、江山寥落的江州秋色图。而作者的真正用意则在于通过这貌似孤立的景物画面,来抒写孤寂凄凉的心境和贬滴天涯的感恨。北雁南飞,暗寓诗人迁播;落术飒飒,隐含诗人晚景萧条,且与尾联“老”字遥相呼应;楚山之多亦正好反衬出作者的一己之微。所以,此联妙在以景传情,情从景出,情景相为珀芥,二者互藏其宅。


相关阅读
1 笙歌断,情与絮悠扬。石乳飞时离凤怨,玉纤分处露花香。人去月侵廊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笙歌断,情与絮悠扬。石乳飞时离凤怨,玉纤分处露花香。人去月侵廊出自宋朝诗人吴文英的作品《望江南松风远》,其古诗全文如下: 松风远,莺燕静幽坊。妆褪宫梅人倦绣,梦回春 【查看全文】

2 如花殿脚三千女,争云雨,何处留人住?锦帆风,烟际红,烧空,魂迷大业中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如花殿脚三千女,争云雨,何处留人住?锦帆风,烟际红,烧空,魂迷大业中出自唐朝诗人孙光宪的作品《河传太平天子》,其古诗全文如下: 太平天子,等闲游戏,疏河千里。柳如丝 【查看全文】

3 夕殿下珠帘,流萤飞复息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夕殿下珠帘,流萤飞复息出自唐朝诗人谢朓的古诗作品《玉阶怨》第一二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夕殿下珠帘,流萤飞复息。 长夜缝罗衣,思君此何极。 【注释】 ①玉阶:皇宫的石阶 ② 【查看全文】

4 一春梦雨常飘瓦,尽日灵风不满旗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一春梦雨常飘瓦,尽日灵风不满旗出自唐朝诗人李商隐的古诗词作品《重过圣女祠》第三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白石岩扉碧藓滋,上清沦谪得归迟。 一春梦雨常飘瓦,尽日灵风不满旗 【查看全文】

5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出自唐朝诗人王昌龄的古诗作品《从军行其二》第三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查看全文】

6 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的意思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出自屈原的古诗作品《离骚》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