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虽大圣,不愿以为臣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1 17:38

  “凤凰虽大圣,不愿以为臣”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古诗作品《白鸠辞》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铿鸣钟,考朗鼓。歌白鸠,引拂舞。
  白鸠之白谁与邻,霜衣雪襟诚可珍。
  含哺七子能平均。食不噎,性安驯。
  首农政,鸣阳春。
  天子刻玉杖,镂形赐耆人。
  白鹭之白非纯真,外洁其色心匪仁。
  阙五德,无司晨,胡为啄我葭下之紫鳞。
  鹰鹯雕鹗,贪而好杀。
  凤凰虽大圣,不愿以为臣。
  【注释】
  ⑴白鸠辞:指夷则格上白鸠拂舞辞。夷则格,南朝梁舞蹈名。夷则,古十二乐曲之一。《史记·律书》:夷则,言阴气之贼万物也。格,式也。《白鸠》,三国吴舞曲名,拂舞,乐人执拂而拂舞,以指挥节拍。
  ⑵铿鸣钟,考朗鼓:谓敲击钟鼓,发出响亮的声音。铿,撞。考,击。朗,声音响亮。
  ⑶“白鸠”句:谓白鸠毛色的洁白,无物可比。邻,比。
  ⑷食不噎:喻不贪。噎:指咽。
  ⑸首农政:服从农业政令。首,服从。这里用拟人手法。
  ⑹鸣阳春:谓白鸠每到农耕该开始的春天,便鸣啼报时,使农人不忘农事。
  ⑺“天子”二句:言天子为老年人所赐之玉杖,上端雕刻白鸠。《后汉书·立秋》仲秋之月,县道皆按户比民。年始七十者,授之玉杖,哺之以糜粥。八十、九十,礼有加赐。玉杖长九尺,端以鸠鸟为饰。鸠者,不咽之鸟也,欲 老人不咽。
  ⑻阙五德:谓白鹭不如鸡有五德。《韩诗外传》:君独不见鸡乎?首戴冠者,文也;足傅距者,武也;敌在前敢斗者,勇也;得食相告,仁也;守夜不失时,信也。鸡有此五德。阙,通缺。
  ⑼无司晨:谓白鹭不如鸡之能报晓。司,掌管。
  ⑽“胡为”句:质问白鹭何以啄食芦苇下的鱼类,与人类争食。葭,芦苇。紫鳞,指鱼类。
  ⑾鹰鹯雕鹗:四种猛禽。
  【翻译】
  敲响鸣钟,击响朗鼓。高歌《白鸠》,跳起拂舞。
  白鸠毛羽洁白,谁可以与之为邻,霜雪样洁白的衣襟弥感珍贵。
  能平均公道地哺养七个子女,不抢食,食不噎,性情安驯。
  首推农政,鸣贺阳春,催促农耕。
  天子刻玉杖,上镂白鸠之形赐与老年人。
  而白鹭羽毛虽然很白,但不纯真,外型洁白,其心不仁。
  既没有鸡的五种德性,也不司晨而鸣,还胡乱啄我芦苇下的紫鳞鱼。
  鹰鹯雕鹗,这些猛禽,均贪而好杀。
  凤凰虽然具有大圣德行,也不愿与之并列为臣。
  【鉴赏】
  此诗为舞曲的歌词。这篇歌词,通过对白鸠形象的描绘,歌颂劳动人民品质高尚,表里如一,平和公允,清心寡欲,温顺善良,循政负责;借猛禽与凤凰的形象,批判统治者的表里不一,口实行非,不劳而获,贪婪残忍,高傲不群。诗含抨击李林甫与唐玄宗之意。
  全诗分为两部分。前四句为第一部分。是全诗的引子。写奏乐、歌唱、舞蹈。其余为第二部分,是全诗的正文,又可分为两层。第一层写白鸠品质高洁,公允平和,知足不贪,性情驯顺,循政报时,从而受到人类的尊重,其形象成为天子赐老人玉杖上的雕饰物。第二层,首写白鹭表里不一,无德无功,不劳而食;次写四种猛禽的贪而好杀;再次写凤凰自高,脱离平民。


相关阅读
1 星河秋一雁,砧杵夜千家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星河秋一雁,砧杵夜千家出自唐朝诗人韩翃的作品《酬程延秋夜即事见赠》,其古诗全文如下: 长簟迎风早,空城澹月华。 星河秋一雁,砧杵夜千家。 节候看应晚,心期卧已赊。 向来 【查看全文】

2 一叶扁舟卷画帘。老妻学饮伴清谈。人传诗句满江南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一叶扁舟卷画帘。老妻学饮伴清谈。人传诗句满江南出自宋朝诗人黄庭坚的作品《浣溪沙一叶扁舟卷画帘》,其古诗全文如下: 一叶扁舟卷画帘。老妻学饮伴清谈。人传诗句满江南。 林 【查看全文】

3 昔闻李供奉,长啸独登楼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昔闻李供奉,长啸独登楼出自明朝诗王世贞的作品《登太白楼昔闻李供奉》,其古诗全文如下: 昔闻李供奉,长啸独登楼。 此地一垂顾,高名百代留。 白云海色曙,明月天门秋。 欲觅 【查看全文】

4 春风试手先梅蕊,頩姿冷艳明沙水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春风试手先梅蕊,頩姿冷艳明沙水出自宋朝诗人赵令畤的作品《菩萨蛮春风试手先梅蕊》,其古诗全文如下: 春风试手先梅蕊,頩姿冷艳明沙水。不受众芳知,端须月与期。 清香闲自远 【查看全文】

5 绿波春浪满前陂,极目连云稏肥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绿波春浪满前陂,极目连云稏肥出自唐朝诗人韦庄的作品《稻田》,其古诗全文如下: 绿波春浪满前陂,极目连云稏肥。 更被鹭鹚千点雪,破烟来入画屏飞。 【注释】 ⑴前陂:前 【查看全文】

6 此曲有意无人传,愿随春风寄燕然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此曲有意无人传,愿随春风寄燕然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古诗作品《长相思其二》之中,其全诗文如下: 日色欲尽花含烟,月明欲素愁不眠。 赵瑟初停凤凰柱,蜀琴欲奏鸳鸯弦。 此曲有意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