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捻粉香归洞户,更垂帘幕护窗纱,东风寒似夜来些”出自宋朝诗人贺铸的古诗作品《浣溪沙·楼角初消一缕霞》之中,其全诗文如下:
楼角初消一缕霞,淡黄杨柳暗栖鸦,玉人和月摘梅花。
笑捻粉香归洞户,更垂帘幕护窗纱,东风寒似夜来些。
【注释】
①浣溪沙:本唐代教坊曲名,因西施浣纱于若耶溪,故又名《浣沙溪》
②杨柳暗栖鸦:杨柳幽暗处,栖息着归林的乌鸦。化用古乐府《杨叛儿》:“杨柳可藏鸦”意谓春色已浓
③和月:趁着月色
④捻:摘取。粉香:指梅花的花香,此以花香代替花枝。洞户:室与室之间相通的门户
⑤寒似:寒于。夜来:昨夜。些(sǎ):语助词。楚辞中往往有将“些”置于语尾之例,如《招魂》日:“魂兮归来,去君之恒干,何为乎四方些。”夜来:昨天
【翻译】
楼角上刚刚散去最后一缕晚霞,淡黄色的柳枝上静静地栖着几只乌鸦,美人正乘着月色摘取娴雅的梅花。她微笑着,捻着一枝新花,回到深邃的洞房里,又放下帘幕护着窗纱。阵阵料峭的春风吹来,像昨夜一样寒侵肌肤。
【赏析】
这首小令是一幅初春夕照图,并以轻淡的笔触描绘了一位美人傍晚到入夜时的生活片断。全词以写景为主,把美人和月摘梅也作为月夜美景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使整个画面充满生气,美丽迷人,体现出潇洒脱尘的风致。
开头出现在画面上的不是一座高楼的全貌,而是它的一角。这一角红楼,正具有“动人春色不须多”的艺术魅力。在它上面,一缕晚霞正在消逝。用“初”就是说那一缕霞光,眼看着正在消失,从时间说有个变化的进程,但它是那样快。不过人却是看得见,感觉得出来的。总之,这一句不是一幅静止的画,它给人以动感。“淡黄杨柳暗栖鸦”。杨柳淡黄,知是初春。“绿柳才黄半未匀”(杨巨源),“看尽鹅黄嫩绿”(姜夔),指的都是初春。在淡黄杨柳之中,有乌鸦栖息其中。这里用了一“暗”字,就更给人以景物清幽之感。但下句境地更美:玉人,本来是美的;月下玉人,更美;月下的梅花,那该是“疏影横斜”、“暗香浮动”吧。正是“以境衬人”,则月美。花美,人更美了。上阕展现的是一幅清幽澹雅的图画,有超尘绝俗之感。
下阕紧承人在月下摘花,轻轻启开她的心扉。“笑捻粉香归洞户”,她要回到房间里去了,手里捻着梅花,脸上笑盈盈的。作品像密封的罐头,未透出一点味儿,没有说明这个“笑”是因梅花的清新气息令人高兴而笑,还是想起了旁的什么事情来。
她回到闺房以后,只做了一件事:“更垂帘幕护窗纱”。放下帘幕,使它挡住纱窗,因为东风吹来,比入夜时又冷了一些,为的是使屋子里暖和点。这“寒”的程度的加深,她在室外时就已感觉到,所以才归户,垂帘。这缘故移到末句点明,是《浣溪沙》作法上的需要。此调下片首两句大都用对偶句,末句单承作结,极不易写好。张炎《词源》说到词的“末句最当留意,有有余不尽之意始佳”,所举擅于此道的词人中就有贺铸。贺词小令的结尾确是不凡,其手法是多样的。这里“东风寒似夜来些”一句,既绾住上两句的归户与垂帘的人物活动,又回带上片从霞消到月上这段时间历程,可称妙笔。
全词意境清幽淡雅,朦胧优美,有很高的美学价值。
相关阅读
1 非是白蘋洲畔客,还将远意问潇湘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非是白蘋洲畔客,还将远意问潇湘出自唐朝诗人柳宗元的作品《得卢衡州书因以诗寄》,其古诗全文如下: 临蒸且莫叹炎方,为报秋来雁几行。 林邑东回山似戟,牂牁南下水如汤。 蒹葭 【查看全文】
2 月如冰,天似水,冷浸画栏湿。桂树风前,穁香半狼藉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月如冰,天似水,冷浸画栏湿。桂树风前,穁香半狼藉出自宋朝诗人汤恢的作品《祝英台近月如冰》,其古诗全文如下: 月如冰,天似水,冷浸画栏湿。桂树风前,穁香半狼藉。此翁对 【查看全文】
3 翠袖争浮大白,皂罗半插斜红。灯花零落酒花秾。妙语一时飞动的意思及全诗赏析翠袖争浮大白,皂罗半插斜红。灯花零落酒花秾。妙语一时飞动出自宋朝诗人苏轼的作品《西江月坐客见和复次韵》,其古诗全文如下: 小院朱阑几曲,重城画鼓三通。更看微月转光风 【查看全文】
4 长为风流恼人病,不如天性总无情的意思及全诗赏析长为风流恼人病,不如天性总无情出自宋朝诗人黄庭坚的作品《奉答李和甫代简梦中往事随心见》,其古诗全文如下: 梦中往事随心见,醉里繁华乱眼生。 长为风流恼人病,不如天性总 【查看全文】
5 惟昔李骞期。寄在匈奴庭。忠信反获罪。汉武不见明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惟昔李骞期。寄在匈奴庭。忠信反获罪。汉武不见明出自南北朝诗人刘琨的作品《扶风歌朝发广莫门》,其古诗全文如下: 朝发广莫门。暮宿丹水山。左手弯繁弱。右手挥龙渊。 顾瞻望 【查看全文】
6 天桂飞香,御花簇座千秋宴。笑从王母摘仙桃,琼醴双金盏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天桂飞香,御花簇座千秋宴。笑从王母摘仙桃,琼醴双金盏出自宋朝诗人吴文英的作品《烛影摇红天桂飞香》,其古诗全文如下: 天桂飞香,御花簇座千秋宴。笑从王母摘仙桃,琼醴双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