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出自唐朝诗人鲍照的古诗作品《拟行路难其四》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
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
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
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
【注释】
(1)鲍照(约415-470),字明远,东海人。鲍诗气骨劲健,语言精练,词采华丽,常常表现慷慨不平的思想感情。
(2)“泻水”二句:往平地上倒水,水流方向不一喻人生贵贱穷达是不一致的。 泻,倾,倒。
(3)“举杯”句:这句是说《行路难》的歌唱因饮酒而中断。断绝,停止。
(4)吞声:声将发又止。从“吞声”、“踯躅”、“不敢”见出所忧不是细致的事。
【翻译】
就像往平地上倒水,水会向不同方向流散一样,人生贵贱穷达是不一致的。人生也是有宿命的,怎么能在行走,坐着而叹息又哀愁呢?喝点酒来宽慰自己,歌唱《行路难》,歌声因举杯饮酒而中断。人心又不是木头,石头,怎么会没有感情?声将发又止,徘徊不前,我不敢再说什么了。
【赏析】
这首“泻水置平地”是鲍照《拟行路难》中的第四篇,抒写诗人在门阀制度重压下,深感世路艰难激发起的愤慨不平之情,其思想内容与原题妙合无垠。
诗歌起笔陡然,入手便写水泻地面,四方流淌的现象。既没有波涛万顷的壮阔场面,也不见澄静如练的幽美意境。然而,就在这既不神奇又不玄妙的普通自然现象里,诗人却顿悟出了与之相似相通的某种人生哲理。作者运用的是以“水”喻人的比兴手法,那流向“东西南北”不同方位的“水”,恰好比喻了社会生活中高低贵贱不同处境的人。“水”的流向,是地势造成的;人的处境,是门第决定的。因此说,这起首两句,通过泻水的寻常现象的描写,形象地揭示出了现实社会里门阀制度的不合理性。诗人借水“泻”和“流”的动态描绘,造成了一种令人惊疑的气势。正如沈确士(沈德潜)所说:“起手万端下,如黄河落天走东海也。”如此笔法,正好曲折地表达了诗人由于激愤不平而一泻无余的悲愤抑郁心情。
接下四句,诗人转向自己的心态剖白。他并没有直面人间的不平去歌呼呐喊,而是首先以“人生亦有命”的宿命论观点,来解释社会与人生的错位现象,并渴望借此从“行叹复坐愁”的苦闷之中求得解脱。继而又以“酌酒以自宽”来慰藉心态失去的平衡。然而,“举杯销愁愁更愁”,就连借以倾吐心中悲愤的《行路难》歌声,也因“举杯”如鲠在喉而“断绝”了。这里诗人有意回避了正面诉说自己的悲哀和苦闷,胸中郁积的块垒,已无法借酒浇除,他便着笔于如何从怅惘中求得解脱,在烦忧中获得宽慰了。这口吻,这笔调,反倒愈加透露出那深沉浓重的愁苦悲愤的情感,这就造成了一种含蓄不露,蕴藉深厚的艺术效果。
诗的结尾,才吐出真情。“心非木石岂无感”,是呵,人非草木,孰能无情?面对社会的黑暗,遭遇人间的不平,岂能无动于衷,无所感慨?应当说,此刻诗人心中的愤懑,已郁积成最大密度,似乎达到了随时都可能爆炸的程度。不尽情渲泻,不放声歌唱,已不足以倾吐满怀的愁苦了。然而,出人意料,下面出现的竟是一声低沉的哀叹:“吞声踯躅不敢言!”到了嘴边的呼喊,却突然“吞声”强忍,“踯躅”克制住了。社会政治的黑暗,残酷无情的统治,窒息着人们的灵魂。不难想见,对于寒微士人的压抑,已经到了敢怒而不敢言,令人道路以目的地步!人们要呼不能呼,要喊不得喊,只能忍气吞声,默默地把愤怒和痛苦强咽到肚里,该是人间多么大的不幸呵!作者有着正确的感知,读者亦有正确的感应。这不幸从何而来,已尽在言外,全可理喻的了。所以,回顾前文,那“人生亦有命”的话题,也只能看作是诗人在忍气吞气,无可奈何之下的一句愤激之词罢了。
从读者的审美心理角度来说,这首诗托物寓意,比兴遥深,而又明白晓畅,使读者心领神会,从而达到了启人思索、耐人品味的艺术境界。从作者的表达情感方式来说,全篇构思迂曲婉转,蕴藉深厚。前人王船山(王夫之)曾评论此诗说:“先破除,后申理,一俯一仰,神情无限。”沈确士(沈德潜)曾说:“妙在不曾说破”。这都准确地指明了本诗的艺术特点。伴随感情曲折婉转的流露,五、七言诗句错落有致地相互搭配,韵脚由“流”、“愁”到“难”、“言”灵活的变换,这一切,便自然形成了全诗起伏跌宕的气势格调。钟嵘《诗品》曾批评鲍照“不避危仄,颇伤清雅之调”,岂不知,这恰是鲍照诗作独具艺术特色之所在。
相关阅读
1 更为后会知何地,忽漫相逢是别筵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更为后会知何地,忽漫相逢是别筵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作品《送路六侍御入朝》,其古诗全文如下: 童稚情亲四十年,中间消息两茫然。 更为后会知何地,忽漫相逢是别筵。 不分桃花红 【查看全文】
2 孝武本纪翻译赏析_孝武本纪阅读答案_史记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孝武本纪出自古典作品的作品《史记》,其内容全文如下: 孝武皇帝是孝景帝的儿子,排行居中,母亲叫王太后。 孝景四年,他以皇子的身份受封为胶东王,孝景七年,废栗太子为临江 【查看全文】
3 弱柳丝千缕。嫩黄匀遍鸦啼处。寒入罗衣春尚浅,过一番风雨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弱柳丝千缕。嫩黄匀遍鸦啼处。寒入罗衣春尚浅,过一番风雨出自宋朝诗人袁去华的作品《安公子弱柳丝千缕》,其古诗全文如下: 弱柳丝千缕。嫩黄匀遍鸦啼处。寒入罗衣春尚浅,过 【查看全文】
4 炼裳暗近。记穿柳生凉,度荷分暝。误我残编,翠囊空叹梦无准的意思及全诗赏析炼裳暗近。记穿柳生凉,度荷分暝。误我残编,翠囊空叹梦无准出自宋朝诗人王沂孙的作品《齐天乐碧痕初化池塘草》,其古诗全文如下: 碧痕初化池塘草,荧荧野光相趁。扇薄星流, 【查看全文】
5 不是渭城西去客,休唱阳关的意思及全诗赏析不是渭城西去客,休唱阳关出自宋朝诗人:张舜民的古诗作品《卖花声题岳阳楼》第一二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木叶下君山,空水漫漫。十分斟酒敛芳颜。不是渭城西去客,休唱阳关。 【查看全文】
6 流水便随春远,行云终与谁同。酒醒长恨锦屏空。相寻梦里路,飞雨落花中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流水便随春远,行云终与谁同。酒醒长恨锦屏空。相寻梦里路,飞雨落花中出自宋朝诗人晏几道的作品《临江仙斗草阶前初见》,其古诗全文如下: 斗草阶前初见,穿针楼上曾逢。罗裙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