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出自西汉诗人佚名的古诗作品《送别诗》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杨柳青青著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
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
【翻译】
杨柳枝青青的垂到地面,杨花漫天飞舞。柳条折尽了杨花也已飞尽,借问一声远行的人什么时候回来呢?
【赏析】
这首出自隋朝的《送别》,其作者已无法考证,然而诗中借柳抒发的那份恋恋不舍的心境,却流传至今。据说,折柳送别的风俗始于汉代。古人赠柳,寓意有二:一是柳树速长,角它送友意味着无论漂泊何方都能枝繁叶茂,而纤柔细软的柳丝则象征着情意绵绵;二是柳与“留”谐音,折柳相赠有“挽留”之意。而我们今天从诗歌中所看到的用“柳”来表现离情别绪的诗句,要早于这种“习俗”。
柳条折尽了杨花也已飞尽,借问一声远行的人什么时候回来——也有一种说法认为此时表面是送别诗实际表达的是对隋朝灭亡的诅咒,因为隋炀帝姓杨。
这又另一种解释:末两句写春已归去而人未归来。折柳,本意在赠别;今柳条折尽,则意味着离别已久,睹旧物而怀远人。飞花,本意指春暮;今杨花飞尽,则意味着春归已久,觉行人反不如春之知情。末句直扣题旨,问夫归否;说明她已忧思满怀,情渴似火,故似火山熔岩迸涌而出。其气度韵味,自不寻常。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出自当代文学家毛泽东的古诗作品《卜算子咏梅》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 【查看全文】
2 正忆玉郎游荡去,无寻处。更闻帘外雨潇潇,滴芭蕉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正忆玉郎游荡去,无寻处。更闻帘外雨潇潇,滴芭蕉出自唐朝诗人顾敻的作品《杨柳枝秋夜香闺思寂寥》,其古诗全文如下: 秋夜香闺思寂寥,漏迢迢。鸳帷罗幌麝烟销,烛光摇。 正忆 【查看全文】
3 击筑向北燕,燕歌易水滨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击筑向北燕,燕歌易水滨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鲁郡尧祠送张十四游河北》,其古诗全文如下: 猛虎伏尺草,虽藏难蔽身。 有如张公子,肮脏在风尘。 岂无横腰剑,屈彼淮阴人。 【查看全文】
4 枕簟邀凉,琴书换日,睡余无力。细洒冰泉,并刀破甘碧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枕簟邀凉,琴书换日,睡余无力。细洒冰泉,并刀破甘碧出自宋朝诗人姜夔的作品《惜红衣吴兴荷花》,其古诗全文如下: 枕簟邀凉,琴书换日,睡余无力。细洒冰泉,并刀破甘碧。墙 【查看全文】
5 曲江水满花千树,有底忙时不肯来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曲江水满花千树,有底忙时不肯来出自唐朝诗人韩愈的作品《同水部张员外籍曲江春游寄白二十二舍人》,其古诗全文如下: 漠漠轻阴晚自开,青天白日映楼台。 曲江水满花千树,有底 【查看全文】
6 塞北途辽远,城南战苦辛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塞北途辽远,城南战苦辛出自唐朝诗人杨炯的古诗作品《战城南》第一二句,其全文如下: 塞北途辽远,城南战苦辛。 幡旗如鸟翼,甲胄似鱼鳞。 冻水寒伤马,悲风愁杀人。 寸心明白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