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笑知堪敌万几,倾城最在著戎衣”出自唐朝诗人李商隐的古诗作品《北齐二首》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巧笑知堪敌万几,倾城最在著戎衣。
晋阳已陷休回顾,更请君王猎一围。
【注释】
①巧笑:《诗·卫风·硕人》:“巧笑倩兮,美目盼兮。”万几:即万机,君王纷杂政务
【翻译】
哪知甜甜的笑足以抵过君主日理万机,身穿戎装的冯淑妃在后主看来最是美丽。晋阳已被攻陷远远抛在了后主脑后,冯淑妃请求后主再重新围猎一次。
【鉴赏】
如果说第一首是议论与形象互用,那么第二首的议论则完全融于形象,或者说议论见之于形象了。“巧笑倩兮,美目盼兮”,是《诗经》中形容美女妩媚表情。“巧笑”与“万机”,一女与天下,轻重关系本来一目了然。说“巧笑”堪敌“万机”,是运用反语来讽刺高纬的昏昧。“知”实为哪知,意味尤见辛辣。如说“一笑相倾国便亡”是热骂,此句便是冷嘲,不议论的议论。高纬与淑妃寻欢作乐的方式之一是畋猎,在高纬眼中,换着出猎武装的淑妃风姿尤为迷人,所以说“倾城最在著戎衣”。这句仍是反语,有潜台词在。
古来许多巾帼英雄,其飒爽英姿,确乎给人很美的感觉。但淑妃身著戎衣的举动,不是为天下,而是轻天下。高纬迷恋的不是英武之姿而是忸怩之态。他们逢场作戏,穿著戎衣而把强大的敌国忘记在九霄云外。据《北齐书》载,高纬听信淑妃之言,在自身即将成为敌军猎获物的情况下,仍不忘追欢逐乐,还要再猎一围。三、四句就这样以模拟口气,将帝、妃死不觉悟的昏庸性格刻画得入木三分。尽管不著议论,但通过具体形象的描绘及反语的运用,即将议论融入形象之中。批判意味仍十分强烈。
相关阅读
1 牧羊驱马虽戎服,白发丹心尽汉臣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牧羊驱马虽戎服,白发丹心尽汉臣出自唐朝诗人杜牧的作品《河湟元载相公曾借箸》,其古诗全文如下: 元载相公曾借箸,宪宗皇帝亦留神。 旋见衣冠就东市,忽遗弓剑不西巡。 牧羊驱 【查看全文】
2 老兔寒蟾泣天色,去楼半开壁斜白的意思及全诗赏析老兔寒蟾泣天色,去楼半开壁斜白出自唐朝诗人李贺的古诗作品《梦天》第一二句,其全文如下: 老兔寒蟾泣天色,去楼半开壁斜白。 玉轮轧露湿团光,鸾佩相逢桂香陌。 黄尘清水三山 【查看全文】
3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的意思及全诗赏析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出自唐朝诗人白居易的古诗作品《琵琶行》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 【查看全文】
4 花前失却游春侣,独自寻芳。满目悲凉,纵有笙歌亦断肠的意思及全诗赏析花前失却游春侣,独自寻芳。满目悲凉,纵有笙歌亦断肠出自唐朝诗人冯延巳的作品《采桑子花前失却游春侣》,其古诗全文如下: 花前失却游春侣,独自寻芳。满目悲凉,纵有笙歌亦 【查看全文】
5 朝云聚散真无那。百岁相看能几个。别来将为不牵情,万转千回思想过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朝云聚散真无那。百岁相看能几个。别来将为不牵情,万转千回思想过出自宋朝诗人晏殊的作品《木兰花玉楼朱阁横金锁》,其古诗全文如下: 玉楼朱阁横金锁。寒食清明春欲破。窗间 【查看全文】
6 子规啼,不如归,道是春归人未归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子规啼,不如归,道是春归人未归出自元朝诗人关汉卿的作品《大德歌春》,其古诗全文如下: 子规啼,不如归,道是春归人未归。几日添憔悴,虚飘飘柳絮飞。一春鱼雁无消息,则见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