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羊驱马虽戎服,白发丹心尽汉臣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1 11:26

  “牧羊驱马虽戎服,白发丹心尽汉臣”出自唐朝诗人杜牧的作品《河湟·元载相公曾借箸》,其古诗全文如下:
  元载相公曾借箸,宪宗皇帝亦留神。
  旋见衣冠就东市,忽遗弓剑不西巡。
  牧羊驱马虽戎服,白发丹心尽汉臣。
  唯有凉州歌舞曲,流传天下乐闲人。
  【注释】
  ⑸遗弓剑:指唐宪宗死,古代传说黄帝仙去,只留下弓剑。不西巡:是指唐宪宗没有来得及实现收复西北疆土的愿望。《水经注·河水》:“阳周县桥山上有黄帝冢。帝崩,唯弓剑存焉。”《唐会要》记载:“宪宗于元和十五年正月驾崩,年四十三。”
  ⑹“牧羊”两句:《汉书·苏武传》记载:“武留匈奴凡十九岁,始以强壮出,及还,须发尽白。”以及“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这里是借苏武来比喻河湟百姓身陷异族而忠心不移。
  ⑺凉州:原本是唐王朝西北属地,安史之乱中,吐蕃乘乱夺取。李唐王室出自陇西,所以偏好西北音乐。唐玄宗时凉州曾有《凉州新曲》献于朝廷。
  ⑻闲人:闲散之人。
  【翻译】
  元载相公曾具体筹划过收复河湟,宪宗皇帝对此事关心也格外留神。不久却见大臣身穿朝服就刑东市,皇上也突然驾崩来不及实施西巡。河湟百姓虽然穿着戎服牧羊驱马,可是他们白发丹心仍是唐朝臣民。只有产生于凉州的动人歌舞乐曲,流传天下在娱乐着那些富贵闲人。
  【鉴赏】
  这首诗的写法有两个特点。一是用典故影射时事。元载、宪宗、张良、晁错、苏武等皆已作古,而其故事各具内涵。二是转折和对比。前四句在意思上即为两组转折,突出壮志难酬的历史遗憾;后四句是将白发丹心的汉臣与沉迷歌舞的“闲人”对比,这里的“闲人”又与前四句中有安边之志的元载、宪宗形成对比。全诗寄寓了很深的讽刺含义。
  这首诗的前四句叙元载、宪宗事,采用分承的方法,第三句承首句,第四句承次句。这样写不仅加强了慨叹的语气,而且显得跌宕有致。第三联正面写河湟百姓的浩然正气。“虽”和“尽”两个虚字用得极好,一抑一扬,笔势拗峭劲健。最后一联却又不直抒胸臆,而是将满腔抑郁不平之气故意以旷达幽默的语气表达出来,不仅加强了讽刺的力量,而且使全诗显得抑扬顿挫,余味无穷。这首诗,写得劲健而不枯直,阔大而显深沉,正如明代杨慎《升庵诗话》所说:“律诗至晚唐,李义山而下,惟杜牧之为最。宋人评其诗豪而艳,宕而丽,于律诗中特寓拗峭,以矫时弊。”这首《河湟》鲜明地体现出这种艺术特色。


相关阅读
1 岸花飞送客,樯燕语留人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岸花飞送客,樯燕语留人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古诗作品《发潭州》第三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夜醉长沙酒,晓行湘水春。 岸花飞送客,樯燕语留人。 贾傅才未有,褚公书绝伦。 名高 【查看全文】

2 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出自宋朝代诗人范仲淹的古诗作品《御街行纷纷坠叶飘香砌》第一二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纷纷坠叶飘香砌,夜寂静,寒声碎。真珠帘卷玉楼空,天淡 【查看全文】

3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出自唐朝诗人孟子的古诗作品《沧浪歌》之中,其全诗文如下: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 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 【翻译】 水清的时候可以用来洗 【查看全文】

4 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出自古诗作品《古诗十九首》的《青青河畔草》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 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 娥娥红粉妆,纤纤出素手。 昔 【查看全文】

5 天运苟如此,且进杯中物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天运苟如此,且进杯中物出自东晋诗人陶渊明的作品《责子白发被两鬓》,其古诗全文如下: 白发被两鬓,肌肤不复实。 虽有五男儿,总不好纸笔。 阿舒已二八,懒惰故无匹。 阿宣行 【查看全文】

6 蔽日旌旗,连云樯橹,白骨纷如雪。一江南北,消磨多少豪杰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蔽日旌旗,连云樯橹,白骨纷如雪。一江南北,消磨多少豪杰出自元朝诗人萨都剌的作品《念奴娇登石头城次东坡韵》,其古诗全文如下: 石头城上,望天低吴楚,眼空无物。指点六朝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