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出自当代诗人毛泽东的古诗作品《沁园春·长沙》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注释】
①万山:指湘江西岸岳麓山和附近许多山峰
②层林尽染:山上一层层的树林经霜打变红,像染过一样。尽染:此处化用王实甫《西厢记》中“晓来谁染霜林醉”句意
③漫江:满江。漫:满,遍
④舸(gě):大船。这里泛指船只。争流:争着行驶
【翻译】
在深秋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里,我独自伫立在橘子洲头,眺望着湘江碧水缓缓北流。看万千山峰全都变成了红色,一层层树林好像染过颜色一样,江水清澈澄碧,一艘艘大船乘风破浪,争先恐后。鹰在广阔的天空飞http:///c/23206.html,鱼在清澈的水里游,万物都在秋光中争着过自由自在的生活。面对着无边无际的宇宙,(千万种思绪一齐涌上心头)我要问:这苍茫大地的盛衰兴废由谁来决定主宰呢。
【鉴赏】
一个“看”字,总领七句,描绘了独立橘子洲头所见到的一幅色彩绚丽的秋景图。大意是:远望群山,重重叠叠的树林点染如画;近看满江的秋水碧绿清澈,无数船只争相行驶。仰视,雄鹰在天空中展翅高飞;俯看,鱼儿在江水中轻快地畅游。宇宙中的万物都在秋天里生气勃勃地自由舒展、蓬勃生长。诗人从山上、江面、天空、水底选择了几种典型景物进行描写,远近相间,动静结合,对照鲜明。这七句,为下面的抒情提供了背景,烘托了气氛。
相关阅读
1 去也如何去。住也如何住。住也应难去也难,此际难分付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去也如何去。住也如何住。住也应难去也难,此际难分付出自宋朝诗人石孝友的作品《卜算子见也如何暮》,其古诗全文如下: 见也如何暮。别也如何遽。别也应难见也难,后会难凭据 【查看全文】
2 一双幽色出凡尘,数粒秋烟二尺鳞的意思及全诗赏析一双幽色出凡尘,数粒秋烟二尺鳞出自唐朝诗人李群玉的古诗作品《书院二小松》第一二句,其全文如下: 一双幽色出凡尘,数粒秋烟二尺鳞。 从此静窗闻细韵,琴声长伴读书人。 【注 【查看全文】
3 始返楼兰国,还向朔方城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始返楼兰国,还向朔方城出自唐朝诗人陈子昂的作品《和陆明府赠将军重出塞》,其古诗全文如下: 忽闻天上将,关塞重横行。 始返楼兰国,还向朔方城。 黄金装战马,白羽集神兵。 【查看全文】
4 郎君自是无归计,何处青山不杜鹃的意思及全诗赏析郎君自是无归计,何处青山不杜鹃出自宋朝诗人黄峨的作品《又寄升庵》,其古诗全文如下: 懒把音书寄日边,别离经岁又经年。 郎君自是无归计,何处青山不杜鹃。 【注释】 ①日边 【查看全文】
5 一钩残月向西流,对此不抛眼泪也无由的意思及全诗赏析一钩残月向西流,对此不抛眼泪也无由出自当代诗人毛泽东的古诗作品《虞美人枕上》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堆来枕上愁何状,江海翻波浪。夜长天色总难明,寂寞披衣起坐数寒星。 【查看全文】
6 明旦非今日,岁暮余何言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明旦非今日,岁暮余何言出自东晋诗人陶渊明的作品《岁暮和张常侍》,其古诗全文如下: 市朝凄旧人,骤骥感悲泉。 明旦非今日,岁暮余何言。 素颜敛光润,白发一已繁。 阔哉秦穆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