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1 18:51

  “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出自当代诗人毛泽东的古诗作品《西江月·井冈山》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
  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注释】
  ①黄洋界:井冈山五大哨口之一,另四个是八面山、双马石、朱沙冲、桐木岭
  ②宵遁(dùn):指敌人乘夜逃跑
  【翻译】
  战旗在山下摇荡,战鼓及军号声响彻山头,任凭敌军团团围困,我依然岿然不可撼动。整饬的防御工事已严阵以待,所以更加团结一心如筑成的堡垒。黄洋界上红军炮火轰鸣,快马报之敌军在渐浓的夜色中逃去。
  【鉴赏】
  下阕写战斗经过,军民万众一心,粉碎了敌人的围攻,战斗取得胜利。
  “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这两句写红军已预料到了敌人会乘虚前来围攻,早就做好了充分准备,筑好了防御工事,戒备森严,军民团结一致,众心成城,英勇抗敌的情景,写出了红军战胜敌人的原因。这里“森严壁垒”、“众志成城”,与“岿然不动”前后照应,既显得典雅雄壮,又韵味深长。
  “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这两句写具体的战场(黄洋界)和战斗结果(有人报告说,敌人听到了红军在黄洋界打的炮声,惊慌地在夜晚逃走了),即战斗取得了胜利。这胜利是通过“炮声”传报的,陈毅说:“在战争中尝有炮声雷鸣而敌已开始逃跑。此敌之起身炮也,我之送行炮也。不可不知。”这两句极为形象地描绘了这次保卫战,巧妙地嘲笑了敌人,有力地鼓舞了红军民,同时与上阕军军民的备战与岿然不动的情景照应,前后贯通,无懈可击。
  这首词匠心别运,画意盎然。作者采用对比的手法、善用古语和成语,描写景象宏伟,叙事清晰凝练,极富感染力,典型与高度概括了井冈山斗争的形势和特点。典型概括是这首词一个突出的写作手法。作者在词里热烈赞颂了井冈山的黄洋界保卫战。黄洋界保卫战是红军以弱克强、以少胜多的一个战例,虽然这次保卫战只是井冈山红军军事战争中的一次战斗,却具有十分典型的意义。它是整个井冈山斗争的一个缩影。它高度概括了整个井冈山斗争的形势和特点,敌强我弱,敌众我寡,但红军民最终能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同时也概括了在白色的政权包围中,小块红色政权区域能够存在和发展的形势,生动地表明坚持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斗争对于争取革命胜利的重要意义。它是所有革命根据地能够胜利发展的生动写照。作者在这首词中没有写战斗的具体过程,也没有渲染战场的惨烈景象,只写了战斗的重要地点和战斗的结果,以根据地军民欢庆战斗胜利,敌人连夜逃遁结束,可谓别具一格。


相关阅读
1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出自唐朝诗人骆宾王的古诗作品《易水送别》的第一二句,其全文如下: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注释】 ⑴易水:也称易河, 【查看全文】

2 投簪下山阁,携酒对河梁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投簪下山阁,携酒对河梁出自唐朝诗人王勃的作品《对酒春园作》,其古诗全文如下: 投簪下山阁,携酒对河梁。 陕水牵长镜,高花送断香。 繁莺歌似曲,疏蝶舞成行。 自然催一醉, 【查看全文】

3 倦网都收,归禽时度,月上汀洲冷。中流容与,画桡不点清镜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倦网都收,归禽时度,月上汀洲冷。中流容与,画桡不点清镜出自宋朝诗人姜夔的作品《湘月五湖旧约》,其古诗全文如下: 五湖旧约,问经年底事,长负清景。暝入西山,渐唤我、一 【查看全文】

4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出自宋朝诗人:李清照的古诗作品《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第三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 【查看全文】

5 西上太白峰,夕阳穷登攀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西上太白峰,夕阳穷登攀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古诗词作品《登太白峰》第一二句,其全文如下: 西上太白峰,夕阳穷登攀。 太白与我语,为我开天关。 愿乘泠风去,直出浮云间。 举手 【查看全文】

6 岁晚可堪归梦远,愁深偏恨得书稀。荒庭日脚又垂西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岁晚可堪归梦远,愁深偏恨得书稀。荒庭日脚又垂西出自宋朝诗人张元干的作品《浣溪沙书大同驿壁》,其古诗全文如下: 榕叶桄榔驿枕溪。海风吹断瘴云低。薄寒初觉到征衣。 岁晚可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