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天皆白,雪里行军情更迫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1 18:51

  “漫天皆白,雪里行军情更迫”出自当代诗人毛泽东的古诗作品《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漫天皆白,雪里行军情更迫。头上高山,风卷红旗过大关。
  此行何去,赣江风雪迷漫处。命令昨颁,十万工农下吉安。
  【注释】
  ①漫天:满天
  ②情更迫:发表时原作“无翠柏”,人民文学出版社一九六三年十二月版《毛主席诗词》改为“情更迫”。大关:指险要关隘
  【翻译】
  天全白了, 大军在雪中前进,心情迫切。 头上是峻岭, 狂风漫卷红旗越过关山。 此行将去何方? 赣江畔风雪正迷乱。 命令昨日已下达, 十万工农武装就要直取吉安。
  【鉴赏】
  上阕描写行军的场面。起句“漫天皆白”全景展现了恶劣的行军气候。“漫”、“皆”二字,充分写出了降雪之大。“雪里行军情更迫”用自然困难与心情的对比,拉大反差,突出了“情更迫”,写出了行军人内心的焦急,使人感到了行军步伐的不断加快,表现出行军队伍对困难的藐视。在大雪之外还有困难,“高山”、“风”、“大关”都挡在面前。然而“红旗”意象的出现,展现了红军队伍翻山越岭的动人画面,表现出红军战士具有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力量和一往无前的精神。


相关阅读
1 兹山亘百里,合沓与云齐。隐沦既已托,灵异俱然栖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兹山亘百里,合沓与云齐。隐沦既已托,灵异俱然栖出自南北朝诗人谢朓的作品《游敬亭山诗》,其古诗全文如下: 兹山亘百里,合沓与云齐。隐沦既已托,灵异俱然栖。 上干蔽白日, 【查看全文】

2 乱影翻窗,碎声敲砌,愁人多少!望吾庐甚处,只应今夜,满庭谁扫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乱影翻窗,碎声敲砌,愁人多少!望吾庐甚处,只应今夜,满庭谁扫出自宋朝诗人王沂孙的作品《水龙吟落叶》,其古诗全文如下: 晓霜初著青林,望中故国凄凉早。萧萧渐积,纷纷犹 【查看全文】

3 若到松江呼小渡。莫惊鸥鹭,四桥尽是,老子经行处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若到松江呼小渡。莫惊鸥鹭,四桥尽是,老子经行处出自宋朝诗人苏轼的作品《青玉案和贺方回韵送伯固归吴中故居》,其古诗全文如下: 三年枕上吴中路。遣黄耳、随君去。若到松江 【查看全文】

4 日暮长江里,相邀归渡头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日暮长江里,相邀归渡头出自唐朝诗人储光羲的作品《江南曲日暮长江里》,其古诗全文如下: 日暮长江里,相邀归渡头。 落花如有意,来去逐船流。 【注释】 ⑴渡头:渡口。 ⑵逐: 【查看全文】

5 白云遥相识,待我苍梧间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白云遥相识,待我苍梧间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赠卢司户》,其古诗全文如下: 秋色无远近,出门尽寒山。 白云遥相识,待我苍梧间。 借问卢躭鹤,西飞几岁还。 【注释】 [1]卢司 【查看全文】

6 闲意态,细生涯。牛栏西畔有桑麻。青裙缟袂谁家女,去趁蚕生看外家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闲意态,细生涯。牛栏西畔有桑麻。青裙缟袂谁家女,去趁蚕生看外家出自宋朝诗人辛弃疾的作品《鹧鸪天游鹅湖醉书酒家壁》,其古诗全文如下: 春入平原荠菜花,新耕雨后落群鸦。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