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人匹马映林嘶,行人去棹依波转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1 19:03

  “居人匹马映林嘶,行人去棹依波转”出自宋朝代诗人晏殊的古诗作品《踏莎行·祖席离歌》第一二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席离歌,长亭别宴,香尘已隔犹回面。居人匹马映林嘶,行人去棹依波转。
  画阁魂销,高楼目断,斜阳只送平波远。无穷无尽是离愁,天涯地角寻思遍。
  【注释】
  ⑴踏莎(suō)行:词牌名,又名“喜朝天”“柳长春”“踏雪行”“平阳兴”“踏云行”“潇潇雨”等。双调小令,《张子野词》入“中吕宫”。五十八字,上下片各三仄韵。四言双起,例用对偶。
  ⑵祖席:古代出行时祭祀路神叫“祖”。后来称设宴饯别的所在为“祖席”。
  ⑶长亭:旅途中的驿站,为送别之地。
  ⑷香尘:地上落花很多,尘土都带有香气,因称香尘。
  【翻译】
  饯行酒席上唱完离别的悲歌,亭中散了离别的饮宴,香尘遮住了视线,离人仍频频回首。送行人的马隔着树林嘶叫,行人的船已随着江波渐去渐远。
  画阁上我黯然魂消,上高楼望断天涯,夕阳下只见江波无边无垠。人世间无穷无尽的是离愁,我的心要飞到天涯地角寻他个遍。
  【赏析】
  此词起二语,写在饯行的酒席上别情依依。“离歌”与“别宴”同属一事,而“别宴”又与“祖席”意同。此处不避重复,是为了强调送别的场面。“香尘”句,写刚分手时的情景:落花满地,尘土也带有芬芳的气息,已隔着漠漠的香尘,彼此还一再含情回顾。“回面”,虽未点明是“居人”还是“行人”,但可以想见双方都缱绻缠绵,不忍别去。四、五句从送者与行者分别写来,两相对照,令人尤难解颐。尽管频频回望对方,总有不能再看到的时候。一个小树林,隔断了人的视线,那马儿也象了解“居人”的心意,仰首长嘶,而“行人”已乘船渐行渐远,终于随着江流的曲折而隐没不见了。马嘶、棹转,从侧面衬托出别情之深。
  过片两句,写“居人”登上画阁,不禁黯然魂消,凭倚高楼,独自含愁极望,惟见江波映照着落日余辉,伸展向遥远的天边,徒令人增添别恨而已。居人登楼,只是惘惘离怀,有所不甘,并不必为了继续目送行舟。词语不粘不脱,有悠然远意。
  时间上,下片与上片亦不一定紧密衔接,登楼极目,只是别后的情事,遥念行人,无时能已。句中“只送”二字,怨极恨极而又无可奈何,语言平易而意旨深曲。收二句“无穷无尽是离愁,天涯地角寻思遍”,写别后的思量,自上句“平波远”三字化出。抒情主人公放纵自己的想象,让此情随波而去,绕遍天涯。由眼前的渺渺平波,引出无穷无尽的离愁,意境本已深远,再以“天涯地角”补足之,则相思相望之情几趋极致。
  此词写饯别相送及别后的怀思,均情景逼真,含蕴无尽。如一幅丹青妙手绘的春江送别图,令读者置身其间,真切地感受到作者的缱绻深情。


相关阅读
1 夕阳鸟外,秋风原上,目断四天垂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夕阳鸟外,秋风原上,目断四天垂出自宋朝代诗人柳永的古诗作品《少年游长安古道马迟迟》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长安古道马迟迟,高柳乱蝉嘶。夕阳鸟外,秋风原上,目断四天垂 【查看全文】

2 粉蝶儿、守定落花不去,湿重寻香两翅。怎知人、一点新愁,寸心万里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粉蝶儿、守定落花不去,湿重寻香两翅。怎知人、一点新愁,寸心万里出自宋朝诗人张枢的作品《瑞鹤仙卷帘人睡起》,其古诗全文如下: 卷帘人睡起。放燕子归来,商量春事。风光又 【查看全文】

3 心心视春草,畏向玉阶生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心心视春草,畏向玉阶生出自唐朝诗人王维的作品《杂诗已见寒梅发》,其古诗全文如下: 已见寒梅发,复闻啼鸟声。 心心视春草,畏向玉阶生。 【注释】 ⑻玉阶:《万首唐人绝句》 【查看全文】

4 客舍不离青雀舫,人家旧在白鸥洲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客舍不离青雀舫,人家旧在白鸥洲出自唐朝诗人韩翃的作品《送客归江州》,其古诗全文如下: 东归复得采真游,江水迎君日夜流。 客舍不离青雀舫,人家旧在白鸥洲。 风吹山带遥知雨 【查看全文】

5 晚莺桥噎。庭户溶溶月。一树湘桃飞茜雪。红豆相思渐结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晚莺桥噎。庭户溶溶月。一树湘桃飞茜雪。红豆相思渐结出自宋朝诗人周密的作品《清平乐再次前韵》,其古诗全文如下: 晚莺桥噎。庭户溶溶月。一树湘桃飞茜雪。红豆相思渐结。 看 【查看全文】

6 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出自唐朝诗人严武的古诗作品《军城早秋》第一二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注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