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出自唐朝诗人王维的古诗作品《秋夜独坐》第三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独坐悲双鬓,空堂欲二更。
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
白发终难变,黄金不可成。
欲知除老病,唯有学无生。
【注释】
①山果:山上的野果
②草虫:草丛中的小虫子
【翻译】
独自坐着悲伤双鬓已白,在秋夜空堂上将近二更。山间野果在秋雨中落下,草中虫子到灯下来低鸣。
【鉴赏】
王维中年奉佛,诗多禅意。这诗题曰“秋夜独坐”,就象僧徒坐禅。而诗中写时迈人老,感慨人生,斥神仙虚妄,悟佛义根本,是诗人现身说法的禅意哲理之作,情理都无可取,但在艺术表现上较为真切细微,传神如化,历来受到赞赏。
前二联写沉思和悲哀。这是一个秋天雨夜,更深人寂,诗人独坐在空堂上,潜心默想。这情境仿佛就是佛徒坐禅,然而诗人却是陷于人生的悲哀。他看到自己两鬓花白,人一天天老了,不能长生;此夜又将二更,时光一点点消逝,无法挽留。一个人就是这样地在岁月无情流逝中走向老病去世。这冷酷的事实使他自觉无力而陷于深刻的悲哀。此时此刻,此情此景,他越发感到孤独空虚,需要同情勉励,启发诱导。然而除了诗人自己,堂上只有灯烛,屋外听见雨声。于是他从雨声想到了山里成熟的野果,好像看见它们正被秋雨摧落;从灯烛的一线光亮中得到启发,注意到秋夜草野里的鸣虫也躲进堂屋来叫了。诗人的沉思,从人生转到草木昆虫的生存,虽属异类,却获同情,但更觉得悲哀,发现这无知的草木昆虫同有知的人一样,都在无情的时光、岁月的消逝中零落哀鸣。诗人由此得到启发诱导,自以为觉悟了。
相关阅读
1 萧相国世家翻译赏析_萧相国世家阅读答案_史记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萧相国世家出自古典作品的作品《史记》,其内容全文如下: 相国萧何,沛县丰邑人,因为通晓法令公平无枉而任沛县功曹掾。 高祖为平民百姓时,萧何多次以官吏身份保护高祖。 高祖 【查看全文】
2 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的意思及全诗赏析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出自唐朝诗人卓文君的古诗作品《白头吟》第二段,其全文如下: 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 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 今日斗酒会,明日沟水头。 躞蹀御沟 【查看全文】
3 风蒲猎猎弄清柔,欲立蜻蜓不自由的意思及全诗赏析风蒲猎猎弄清柔,欲立蜻蜓不自由出自唐朝诗人道潜的古诗作品《临平道中》第一二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风蒲猎猎弄清柔,欲立蜻蜓不自由。 五月临平山下路,藕花无数满汀州。 【注 【查看全文】
4 所嗟人异雁,不作一行归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所嗟人异雁,不作一行归出自清朝诗人全唐诗的古诗作品《送兄》第三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别路云初起,离亭叶正稀。 所嗟人异雁,不作一行归。 【注释】 ⑴武后:即武则天。 ⑵ 【查看全文】
5 巢父掉头不肯住,东将人海随烟雾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巢父掉头不肯住,东将人海随烟雾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作品《送孔巢父谢病归游江东兼呈李.白》,其古诗全文如下: 巢父掉头不肯住,东将人海随烟雾。 诗卷长留天地间,钓竿欲拂珊瑚 【查看全文】
6 雨后晓寒轻,花外早莺啼歇。愁听隔溪残漏,正一声凄咽的意思及全诗赏析雨后晓寒轻,花外早莺啼歇。愁听隔溪残漏,正一声凄咽出自宋朝诗人魏玩的作品《好事近雨后晓寒轻》,其古诗全文如下: 雨后晓寒轻,花外早莺啼歇。愁听隔溪残漏,正一声凄咽。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