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乘阳气行时令,不是宸游玩物华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1 19:16

  “为乘阳气行时令,不是宸游玩物华”出自唐朝诗人王维的古诗作品《奉和圣制从蓬莱向兴庆阁》第七八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渭水自萦秦塞曲,黄山旧绕汉宫斜。
  銮舆迥出千门柳,阁道回看上苑花。
  云里帝城双凤阙,雨中春树万人家。
  为乘阳气行时令,不是宸游玩物华。
  【注释】
  ①阳气:指春气
  ②宸(chén)游:指皇帝出游。宸:北辰所居,借指皇帝居处,后又引伸为帝王的代称
  ③物华:美好的景物。后两句意谓,皇帝本为乘此顺应时令,随阳气而宣导万物,并非只为赏玩美景
  【翻译】
  弯弯曲曲的渭水萦抱着秦塞,河边的黄山盘绕旧日的汉宫。天子的车驾行走在半空中,远远高出宫门的柳丛。从阁道上回身望去,御苑里繁花姹紫嫣红。云雾弥漫,一切都显得缥缈,独有帝城有一双凤阙高耸突兀。春雨绵绵,树色葱茏,掩映着千家万户。天子出行并不是为了赏玩景物,乘着阳气要把农事的政令传布。
  【赏析】
  “渭水自萦秦塞曲,黄山旧绕汉宫斜。”诗一开头就写出由阁道中向西北跳望所见的景象。首句写渭水曲折地流经秦地,次句指渭水边的黄山,盘旋在汉代黄山宫脚下。渭水、黄山和秦塞、汉宫,作为长安的陪衬和背景出现,不仅显得开阔,而且因为有“秦”、“汉”这样的词语,还增强了时空感。诗人驰骋笔力,描绘出这样广阔的大背景之后,才回笔写春望中的人:“銮舆迥出千门柳,阁道回看上苑花。”因为阁道架设在空中,所以阁道上的皇帝车驾,也就高出了宫门柳树之上。诗人是回看宫苑和长安。这里用一个“花”字渲杂繁盛气氛,“花”和“柳”又点出了春天。“云里帝城双凤阙,雨中春树万人家。”这两句仍然是回看中的景象。
  经过三四两句回旋,到这里再出现,就更给人一种高峰突起的感觉。云雾低回缭绕,盘亘在广阔的长安城上,云翠中托出一对高耸的凤阙,像要凌空飞起;在茫茫的春雨中,万家攒聚,无数株春树,在雨水的沐浴中,更加显得生机勃发。这是一幅带着立体感的春雨长安图。由于云遮雾绕,其他的建筑,在视野内变得模糊了,只有凤阙更显得突出,更具有飞动感;由于春雨,满城在由雨帘构成的背景下,春树、人家和宫阙,相互映衬,更显出帝城的阔大、壮观和昌盛。这两句不仅把诗题的“雨中春望”写足了,也表明了这个春天风调雨顺,为过渡到下文作了铺垫。“为乘阳气行时令,不是宸游重物华。”古代按季节规定关于农事的政令叫时令。这句的意思是说,这次天子出游,本是因为阳气畅达,顺天道而行时令,并非为了赏玩景物。这是一种所谓寓规于颂,把皇帝的春游,夸饰成顺天道之举。
  古代应制诗,大多是歌功颂德之词。王维这首诗也不例外,但诗歌的艺术性很高,王维善于抓住眼前的实际景物进行渲染。比如用春天作为背景,让帝城自然地染上一层春色;用雨中云雾缭绕来表现氤氲祥瑞的气氛,这些都显得真切而自然。这是因为王维兼有诗人和画家之长,在选取、再现帝城长安景物的时候,构图上既显得阔大美好,又足以传达处于兴盛时期帝都长安的风貌。


相关阅读
1 禁苑东风外,飏暖丝晴絮,春思如织。燕约莺期,恼芳情偏在,翠深红隙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禁苑东风外,飏暖丝晴絮,春思如织。燕约莺期,恼芳情偏在,翠深红隙出自宋朝诗人周密的作品《曲游春》,其古诗全文如下: 禁烟湖上薄游,施中山赋词甚佳,余因次其韵。盖平时 【查看全文】

2 入眼青红,小玲珑、飞檐度云微湿。绣槛展春,金屋宽花,谁管采菱波狭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入眼青红,小玲珑、飞檐度云微湿。绣槛展春,金屋宽花,谁管采菱波狭出自宋朝诗人吴文英的作品《花心动郭清华新轩》,其古诗全文如下: 入眼青红,小玲珑、飞檐度云微湿。绣槛 【查看全文】

3 当涂何翕忽,失路长弃捐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当涂何翕忽,失路长弃捐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古风一百四十年》,其古诗全文如下: 一百四十年,国容何赫然。 隐隐五凤楼,峨峨横三川。 王侯象星月,宾客如云烟。 斗鸡金宫 【查看全文】

4 一年两度锦城游,前值东风后值秋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一年两度锦城游,前值东风后值秋出自唐朝诗人罗隐的作品《绵谷回寄蔡氏昆仲》,其古诗全文如下: 一年两度锦城游,前值东风后值秋。 芳草有情皆碍马,好云无处不遮楼。 山将别恨 【查看全文】

5 古寺寒山上,远钟扬好风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古寺寒山上,远钟扬好风出自唐朝诗人诗僧的作品《闻钟古寺寒山上》,其古诗全文如下: 古寺寒山上,远钟扬好风。 声余月树动,响尽霜天空。 永夜一禅子,冷然心境中。 【翻译】 【查看全文】

6 月榭故香因雨发,风帘残烛隔霜清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月榭故香因雨发,风帘残烛隔霜清出自唐朝诗人李商隐的作品《银河吹笙》,其古诗全文如下: 怅望银河吹玉笙,楼寒院冷接平明。 重衾幽梦他年断,别树羁雌昨夜惊。 月榭故香因雨发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