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道绮陌东头,行人长见,帘底纤纤月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1 19:16

  “闻道绮陌东头,行人长见,帘底纤纤月”出自宋朝诗人辛弃疾的古诗作品《念奴娇·书东流村壁》第三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野棠花落,又匆匆过了,清明时节。刬地东风欺客梦,一枕云屏寒怯。曲岸持觞,垂杨系马,此地曾经别。楼空人去,旧游飞燕能说。
  闻道绮陌东头,行人长见,帘底纤纤月。旧恨春江流不断,新恨云山千叠。料得明朝,尊前重见,镜里花难折。也应惊问:近来多少华发。
  【注释】
  (9)绮陌:多彩的大道,宋人多用以指花街柳苍。
  (10)曾见:曾经见过。
  (11)纤纤月:形容美人足纤细。刘过《沁园春》(咏美人足):“知何似,似一钩新月,浅碧笼云。”
  (12)料得:预测到;估计到。明朝:以后,将来。
  (13)尊:指酒器。重见:重新相见,重新遇到。
  (14)华发:花白的头发。《墨子·修身》:“华发隳颠,而犹弗舍者,其唯圣人乎?”
  【翻译】
  野棠花儿飘落,匆匆又过了清明时节。东风欺凌着路上的行客,竟把我的短梦惊醒。一阵凉气吹来,向我的孤枕袭来,我感到丝丝寒意。在那弯曲的河岸边,我曾与佳人举杯一起饮酒。在垂柳下,我曾在此地与佳人离别。如今人去楼空,只有往日的燕子还栖息在这里,那时的欢乐,只有它能作见证。
  听说在繁华街道的东面,行人曾在帘下见过她的美足。旧日的情事如东流的春江,一去不回,新的遗憾又像云山一样一层层添来。假如有那么一天,我们在酒宴上再相遇合,她将会像镜里的鲜花,令我无法去折。她会惊讶我又白了头发。
  【赏析】
  此词下阙则歇拍处意脉不断,承接上片回忆之感伤一气流注而入下片:“闻道绮陌东头,行人长见,帘底纤纤月。”“绮陌”,犹言烟花巷。纤纤月出于帘底,指美人足,典出窅娘。极艳处,落笔却清雅脱俗,此亦稼轩之出众之处。至此可知此女是风尘女子。这里说不仅“飞燕”知之;向行人打听,也知确有此美人,但已不知去向了。惆怅更增,所以作者伤心地说:“旧恨春江流不断,新恨云山千叠。”上年惜别的旧恨,已如流水之难尽;此时重访不见的新恨更如乱山云叠,令人如何忍受。皖南江边山多,将眼前景色信手拈来,作为妙喻。用意一唱三叹,造语一波三折,稼轩为词,达情至切他人有感而觉无可言者,他都能尽情抒发。如镜里花难折,似有未了之意但不知从何说起。稼轩则又推进一层,造成了余意不尽的结尾:“也应惊问:近来多少华发?”意思是:那时,想来她也该会吃惊地、关切地问我“你怎么添了这多的白发啊!”只能如此罢了!
  全词以想象中的普通应酬话,写出双方的深挚之情与身世之感叹。这白头,既意味着“为伊消得人憔悴”的深情,又饱含着“老却英雄似等闲”的悲愤,真可谓百感交集。写到此,恋旧之情、身世之感已浑然不可分,大有“倩向人唤取,红巾翠袖,英雄泪”(《水龙吟》)的意味,实为借恋杯之酒,浇胸中感时伤事之块垒。因为有此一结,再返观全词,只觉得无处不悲凉。这结尾,也照应了开头的岁月如流,于是归结到萧萧华发上,就此顿住。
  辛词郁积如山,欲说还休。清真所为是笔触纤细、笔笔勾勒的工笔仕女图;稼轩作成的却是洒脱爽健、一挥而就的泼墨写意画。这艺术风格上的差异,是词人个性与气质的差异而造成的。同时也能看出稼轩词作风格之独特,确实与众不同。


相关阅读
1 岂若琼树枝,终岁长翕赩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岂若琼树枝,终岁长翕赩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咏槿》,其古诗全文如下: 园花笑芳年,池草艳春色。 犹不如槿花,婵娟玉阶侧。 芬荣何夭促,零落在瞬息。 岂若琼树枝,终岁长 【查看全文】

2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出自唐朝诗人张若虚的古诗作品《春江花月夜》,其全文如下: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 【查看全文】

3 不信楼头杨柳月,玉人歌舞未曾归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不信楼头杨柳月,玉人歌舞未曾归出自唐朝诗人谢枋得的作品《蚕妇吟》,其古诗全文如下: 子规啼彻四更时,起视蚕稠怕叶稀。 不信楼头杨柳月,玉人歌舞未曾归。 【注释】 ①吟: 【查看全文】

4 忽奔走以先后兮,及前王之踵武翻译赏析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忽奔走以先后兮,及前王之踵武出自屈原的古诗作品《离骚》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 【查看全文】

5 阵解星芒尽,营空海雾消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阵解星芒尽,营空海雾消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塞下曲骏马似风飙》,其古诗全文如下: 骏马似风飙,鸣鞭出渭桥。 弯弓辞汉月,插羽破天骄。 阵解星芒尽,营空海雾消。 功成画 【查看全文】

6 强整帽檐欹侧,曾经向、天涯搔首。几回忆、故国莼鲈,霜前雁后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强整帽檐欹侧,曾经向、天涯搔首。几回忆、故国莼鲈,霜前雁后出自宋朝诗人潘希白的作品《大有九日》,其古诗全文如下: 戏马台前,采花篱下,问岁华、还是重九。恰归来、南山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