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琖凄然北望”出自宋代诗人苏轼的古诗作品《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第三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新凉。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
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
【注释】
⑹贱:质量低劣。
⑺妨:遮蔽。
⑻孤光:指独在中天的月亮。
⑼琖:同“盏”,酒杯。
【翻译】
世上万事恍如一场大梦,人生经历了几度新凉的秋天?到了晚上,风吹动树叶发出的声音,响彻回廊里,看看自己,眉头鬓上又多了几根银丝。
酒并非好酒,却为客少发愁,月亮虽明,却总被云遮住。在这中秋之夜,谁能够和我共同欣赏这美妙的月光?我只能拿起酒杯,凄然望着北方。
【赏析】
下片写独自一人于异乡把盏赏月的孤寂处境和伤时感事的思绪。“酒贱常愁客少”,委婉地点出作者遭贬斥后势利小人避之如水火的情形;“月明多被云妨”,隐喻奸人当道,排斥善类,忠而被谤,因谗遭贬。以上两句,流露出词人对世态炎凉的感愤,包含的情感非常丰富:有念怀亲人的无限情思,有对国事的忧虑和对群小当道的愤懑,有渴望朝廷理解、重用的深意,也有难耐的孤寂落寞和不被世人理解的苦痛凄凉。这一结拍,是一个天涯沦落人带着血泪的人生呐喊与宣泄。它巨大的悲剧力量,确乎令人荡气回肠。
整首词突出了一个“凉”字,以清寒的中秋之夜的凉风、明月与孤灯等情感意象,营造了一个情景交融的完美意境。苏轼借写节候之“凉”,抒写人生之“悲凉”,表达了他对现实人生的深沉思考。与这首词意境与主旨相似的就是那首写于密州的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在那首词中,苏轼写道:“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与这首《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相比,两词都是借写景抒怀,都渲染了一个“寒”、“凉”情绪意境,给词蒙上了一层深厚的情感意韵。所不同的是前者在于指出节候之“清寒”,后者重在喻示人生之“凄凉”;前者写天上人间之“清寒”,后者写现实人间之“凄凉”;前者想象天上人间之“寒”以反衬人世间值得留恋,后者借人间之真情以慰藉自己“凄凉”的心灵。两词相得益彰,情韵悠远,表达了饱受政治打击的苏轼对历史人生的深刻认识,以及对人世真情的深深眷恋。
苏轼这首词也寄寓了一定的哲理意味。但这种哲理意味是通过营造一个完美的审美意境传达出来的。读者首先感受到的是中秋之夜清寒的月色与空寂的长廊,孤独的词人身影与孤独的黯淡灯光,以及由此流露出来的词人深沉的人生思考与真挚的人世之恋,读者并不感觉到说理、议论的空洞与枯燥,而是为词中深沉的情感所打动,然后体验出作者蕴含于词中的哲理趣味。另外,苏轼是宋代豪放词派的代表词人,然而这首词风格柔婉,可以看出苏轼的词风也有悲情婉约的一面,这种哀怨隐忍之作更让人久久不能忘怀。
相关阅读
1 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出自唐朝诗人白居易的古诗作品《长恨歌》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天生丽质 【查看全文】
2 弄玉轻盈,飞琼淡泞,袜尘步下迷楼。试新妆才了,炷沉水香毬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弄玉轻盈,飞琼淡泞,袜尘步下迷楼。试新妆才了,炷沉水香毬出自宋朝诗人郑觉斋的作品《扬州慢琼花》,其古诗全文如下: 弄玉轻盈,飞琼淡泞,袜尘步下迷楼。试新妆才了,炷沉 【查看全文】
3 如何,遣情情更多。永日水晶帘下,敛羞蛾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如何,遣情情更多。永日水晶帘下,敛羞蛾出自唐朝诗人孙光宪的作品《思帝乡如何》,其古诗全文如下: 如何,遣情情更多。永日水晶帘下,敛羞蛾。 六幅罗裙窣地,微行曳碧波。看 【查看全文】
4 落羽辞金殿,孤鸣咤绣衣的意思及全诗赏析落羽辞金殿,孤鸣咤绣衣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初出金门寻王侍御不遇咏壁上鹦鹉》,其古诗全文如下: 落羽辞金殿,孤鸣咤绣衣。 能言终见弃,还向陇西飞。 【注释】 ⑴诗题: 【查看全文】
5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的意思及全诗赏析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古诗词作品《黄鹤楼闻笛》第三四句,其全文如下: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注 【查看全文】
6 长周旋,蹑星虹,身骑飞龙耳生风的意思及全诗赏析长周旋,蹑星虹,身骑飞龙耳生风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元丹丘歌》,其古诗全文如下: 元丹丘,爱神仙,朝饮颍川之清流。 暮还嵩岑之紫烟,三十六峰常周旋。 长周旋,蹑星虹,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