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出自宋代诗人苏轼的古诗作品《定风波·常羡人间琢玉郎》第三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常羡人间琢玉郎,天教分付点酥娘。自作清歌传皓齿,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
万里归来年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注释】
(1)玉郎:是女子对丈夫或情人的爱称,泛指男子青年。
(2)天应:上天的感应、显应。
(3)皓齿:雪白的牙齿。
(4)炎海:喻酷热。
(5)岭:这里指岭南,即中国南方的五岭之南的地区。梅香:梅花的香气。
(6)试问:试着提出问题,试探性地问。应:应该。
(7)此心安处是吾乡:这个心安定的地方,便是我的故乡。
【翻译】
常常羡慕这世间如玉雕琢般丰神俊朗的男子,就连上天也怜惜他,赠予他柔美聪慧的佳人(指寓娘)与之相伴。人人称道那女子歌声轻妙,笑容柔美,风起时,那歌声如雪片飞过炎热的夏日使世界变得清凉。
你从遥远的地方归来却看起来更加年轻了,笑容依旧,笑颜里好像还带着岭南梅花的清香;我问你:“岭南的风土应该不是很好吧?”你却坦然答道:“心安定的地方,便是我的故乡。”
【赏析】
上片总写柔奴的外在美,开篇“常羡人间琢玉郎,天应乞与点酥娘”,描绘王定国丰神俊朗,柔奴的天生丽质、晶莹俊秀,两人真是天造地设的双璧人。该句使读者对她的外貌有了一个比较完整、真切而又寓于质感的印象。第三句“尽道清歌传皓齿,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意思是说,柔奴能自作歌曲,清亮悦耳的歌声从她芳洁的口中传出,令人感到如同风起雪飞,使炎暑之地一变而为清凉之乡,使政治上失意的主人变忧郁苦闷、浮躁不宁而为超然旷放、恬静安详。苏词横放杰出,往往驰骋想象,构成奇美的境界,这里对“清歌”的夸张描写,表现了柔奴歌声独特的艺术效果。美好超旷的歌声发自于美好超旷的心灵。这是赞其高超的歌技,更是颂其广博的胸襟,笔调空灵蕴藉,给人一种旷远清丽的美感。
下片通过写柔奴的北归,刻画其内在美。换头承上启下,先勾勒她的神态容貌:“万里归来年愈少。”岭南艰苦的生活她甘之如饴,心情舒畅,归来后容光焕发,更显年轻。“年愈少”多少带有夸张的成分,洋溢着词人赞美历险若夷的女性的热情。“微笑”二字,写出了柔奴在归来后的欢欣中透露出的度过艰难岁月的自豪感。“岭梅”,指大庾岭上的梅花;“笑时犹带岭梅香”,表现出浓郁的诗情,既写出了她北归时经过大庾岭这一沟通岭南岭北咽喉要道的情况,又以斗霜傲雪的岭梅喻人,赞美柔奴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为下边她的答话作了铺垫。
最后写到词人和她的问答。先以否定语气提问:“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陡转,使答语“此心安处是吾乡”更显铿锵有力,警策隽永。白居易《初出城留别》中有“我生本无乡,心安是归处”,《种桃杏》中有“无论海角与天涯,大抵心安即是家”等语,苏轼的这句词,受白诗的启发,但又明显地带有王巩和柔奴遭遇的烙印,有着词人的个性特征,完全是苏东坡式的警语。它歌颂柔奴随缘自适的旷达与乐观,同时也寄寓着作者自己的人生态度和处世哲学。
全词以明洁流畅的语言,简练而又传神地刻画了柔奴外表与内心相统一的美好品性,通过歌颂柔奴身处逆境而安之若素的可贵品格,抒发了作者在政治逆境中随遇而安、无往不快的旷达襟怀。
珍重主人心,酒深情亦深出自唐朝诗人韦庄的作品《菩萨蛮劝君今夜须沈醉》,其古诗全文如下: 劝君今夜须沈醉,尊前莫话明朝事。 珍重主人心,酒深情亦深。 须愁春漏短,莫诉金杯 【查看全文】
2 心曲千万端,悲来却难说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心曲千万端,悲来却难说出自唐朝诗人孟郊的作品《古怨别》,其古诗全文如下: 飒飒秋风生,愁人怨离别。 含情两相向,欲语气先咽。 心曲千万端,悲来却难说。 别后唯所思,天涯 【查看全文】
3 鹫翎金仆姑,燕尾绣蝥弧的意思及全诗赏析鹫翎金仆姑,燕尾绣蝥弧出自唐朝诗人卢纶的作品《和张仆射塞下曲六首其一》,其古诗全文如下: 鹫翎金仆姑,燕尾绣蝥弧。 独立扬新令,千营共一呼。 【注释】 1、张仆射:一说为 【查看全文】
4 旧游地。素蛾城阙年年,新妆趁罗绮。玉练冰轮,无尘涴流水。晓霞红处啼鸦,良宵一梦,画堂正、日长人睡的意思及全诗赏旧游地。素蛾城阙年年,新妆趁罗绮。玉练冰轮,无尘涴流水。晓霞红处啼鸦,良宵一梦,画堂正、日长人睡出自宋朝诗人吴文英的作品《祝英台近上元》,其古诗全文如下: 晚云开, 【查看全文】
5 如何本初辈,自取屈牦诛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如何本初辈,自取屈牦诛出自唐朝诗人李商隐的作品《有感九服归元化》,其古诗全文如下: 九服归元化,三灵叶睿图。 如何本初辈,自取屈牦诛。 有甚当车泣,因劳下殿趋。 何成奏 【查看全文】
6 莫叹韶华容易逝,卅年仍到赫曦台的意思及全诗赏析莫叹韶华容易逝,卅年仍到赫曦台出自当代文学家毛泽东的古诗作品《七律和周世钊同志》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春江浩荡暂徘徊,又踏层峰望眼开。 风起绿洲吹浪去,雨从青野上山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