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_道德经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1 19:37

  “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出自古典作品的作品《道德经》,其内容全文如下:
  【原文】
  将欲歙之①,必固张之②;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③,必固与之④。是谓微明⑤,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⑥,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⑦。
  【翻译】
  想要收敛它,必先扩张它,想要削弱它,必先加强它,想要废去它,必先抬举它,想要夺取它,必先给予它。这就叫做虽然微妙而又显明,柔弱战胜刚强。鱼的生存不可以脱离池渊,国家的刑法政教不可以向人炫耀,不能轻易用来吓唬人。
  【注释】
  ①歙:敛,合。 ②固:暂且。 ③取:一本作“夺”。 ④与:给,同“予”字。 ⑤微明:微妙的先兆。 ⑥脱:离开、脱离。 ⑦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利器,指国家的刑法等政教制度。示人,给人看,向人炫耀。
  【引语】
  有人认为这一章也是讲用兵的道理,不过我们认为这主要描述了老子的辩证法思想。本章谈到若干对矛盾双方互相转化的问题。例如,“物极必反”、“盛极而衰”等都可以说是自然界运动变化的规律,同时以自然界的辩证法比喻社会现象,以引起人们的警觉注意。这种观点贯穿于《道德经》全书。
  【评析】
  从这一章的内容看,主要讲了事物的两重性和矛盾转化辩证关系,同时以自然界的辩证法比喻社会现象,引起某些人的警觉注意。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都会走到某一个极限,此时,它必然会向相反的方向变化,本章的前八句是老子对于事态发展的具体分析,贯穿了老子所谓“物极必反”的辩证法思想。在以上所讲“合”与“张”、“弱”与“强”、“废”与“兴”、“取”与“与”这四对矛盾的对立统一体中,老子宁可居于柔弱的一面。在对于人与物做了深入而普遍的观察研究之后,他认识到,柔弱的东西里面蕴含着内敛,往往富于韧性,生命力旺盛,发展的余地极大。相反,看起来似乎强大刚强的东西,由于它的显扬外露,往往失去发展的前景,因而不能持久。在柔弱与刚强的对立之中,老子断言柔弱的呈现胜于刚强的外表。


相关阅读
1 华亭鹤唳讵可闻,上蔡苍鹰何足道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华亭鹤唳讵可闻,上蔡苍鹰何足道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古诗作品《乐府行路难》第六句,其全文如下: 有耳莫洗颍川水,有口莫食首阳蕨。 含光混世贵无名,何用孤高比云月。 吾观自古 【查看全文】

2 鸦带斜阳投古刹,草将野色入荒城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鸦带斜阳投古刹,草将野色入荒城出自宋朝诗人:贺铸的古诗作品《病后登快哉亭》第五六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经雨清蝉得意鸣,征尘断处见归程。 病来把酒不知厌,梦后倚楼无限情 【查看全文】

3 衾凤冷,枕鸳孤,愁肠待酒舒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衾凤冷,枕鸳孤,愁肠待酒舒出自宋朝诗人晏几道的作品《阮郎归旧香残粉似当初》,其古诗全文如下: 旧香残粉似当初,人情恨不如。一春犹有数行书,秋来书更疏。 衾凤冷,枕鸳孤 【查看全文】

4 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出自宋朝诗人辛弃疾的古诗作品《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第三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怕花开早,更何况落红无数。春 【查看全文】

5 阵解星芒尽,营空海雾消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阵解星芒尽,营空海雾消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塞下曲骏马似风飙》,其古诗全文如下: 骏马似风飙,鸣鞭出渭桥。 弯弓辞汉月,插羽破天骄。 阵解星芒尽,营空海雾消。 功成画 【查看全文】

6 渌水净素月,月明白鹭飞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渌水净素月,月明白鹭飞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秋浦歌十七首其十三》,其古诗全文如下: 渌水净素月,月明白鹭飞。 郎听采菱女,一道夜歌归。 【注释】 ⑴秋浦:县名,唐时先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