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出自古典作品的作品《道德经》,其内容全文如下:
【原文】
为学日益①,为道日损②,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③,取④天下常以无事⑤;及其有事⑥,不足以取天下。
【翻译】
求学的人,其情欲文饰一天比一天增加;求道的人,其情欲文饰则一天比一天减少。减少又减少,到最后以至于“无为”的境地。如果能够做到无为,即不妄为,任何事情都可以有所作为。治理国家的人,要经常以不骚扰人民为治国之本,如果经常以繁苛之政扰害民众,那就不配治理国家了。
【注释】
①为学日益:为学,是反映探求外物的知识。此处的“学”当指政教礼乐。日益:指增加人的知见智巧。 ②为道日损:为道,是通过冥想或体验的途径,领悟事物未分化状态的“道”。此处的“道”,指自然之道,无为之道。损,指情欲文饰日渐泯损。 ③无为而无不为:不妄为,就没有什么事情做不成。 ④取:治、摄化之意。 ⑤无事:即无扰攘之事。 ⑥有事:繁苛政举在骚扰民生。
【引语】
本章讲“为学”和“为道”的问题。他先讲“为学”,是求外在的经验知识,经验知识愈积累愈多。老子轻视外在的经验知识,认为这种知识掌握得越多,私欲妄见也就层出不穷。“为道”和“为学”就不同一。它是透过直观体悟以把握事物未分化的状态或内索自身虚静的心境,它不断地除去私欲妄见,使人日渐返朴归真,最终可以达到“无为”的境地。这一章所讲的“为学”是反映“政教礼乐之学”,老子认为它足以产生机智巧变。只有“清静无为”,没有私欲妄见的人才可以治理国家。因而,老子希望人们走“为道”的路子。
【评析】
任继愈先生认为:“老子承认求学问,天天积累知识,越积累,知识越丰富。至于要认识宇宙变化的总规律或是认识宇宙的最后的根源,就不能靠积累知识,而要靠‘玄览’、‘静观’。他注重理性思维这一点是对的,指出认识总规律和认识个别的东西的方法应有所不同,也是对的。老子的错误在于把理性思维绝对化使他倒向了唯心主义,甚至陷于排斥感性知识的错误。”(《老子的研究》,《老子哲学讨论集》第23页)张松如先生说:“‘为学者日益,为道者日损’,并不是老子的一种什么神秘的、蒙昧的反理性的主张,而是一定发展中的历史现象在观念形态上的客观反映。”“本章正是从认识论和方法论上,概括了对‘礼’所作的探源与批判,而且是具有相当深刻性的。”“在这剖析过程中,由于受着不得突破的阶级的和历史的局限,在所推导的结论中,还带有一定程度的复古主义色彩,显示了骸骨迷恋的情绪,而不曾投射出向前看的目光。然而,这并不能掩盖它有关‘学’与‘道’,有关‘日益’和‘日损’的辩证思维的光辉。“(《老子校读》第281页)“无为而无不为”是老子提出来的极富智慧的命题。事实上,在中国古代,主张“无为”的学者不止老子一人,例如孔子就曾说过“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已正南面而已。”这句话的意思是,自己不做什么事情而使得天下太平的人,大概只有舜了,他做了什么呢?他只是庄重端坐在他的王位上罢了。老子把“无为”的思想发挥到极高的程度,从哲学高度来论证“无为”的社会意义。“无为”表面看来,似乎是一种后退的手段,但真正的目的,则在于避开前进中所存在的矛盾和问题,从而占据主动,以达到“无不为”的最终目的。
相关阅读
1 傲吏身闲笑五侯,西江取竹起高楼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傲吏身闲笑五侯,西江取竹起高楼出自宋朝诗人李嘉佑的作品《竹楼》,其古诗全文如下: 傲吏身闲笑五侯,西江取竹起高楼。 南风不用蒲葵扇,纱帽闲眠对水鸥。 【注释】 ⑴傲吏: 【查看全文】
2 王事适我,政事一埤益我。我入自外,室人交遍谪我。已焉哉!天实为之,谓之何哉的意思及全诗赏析王事适我,政事一埤益我。我入自外,室人交遍谪我。已焉哉!天实为之,谓之何哉出自于诗经作品《北门》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出自北门,忧心殷殷。终窭且贫,莫知我艰。已焉哉 【查看全文】
3 故都迷岸草,望长淮、依然绕孤城。想乌衣年少,芝兰秀发,戈戟云横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故都迷岸草,望长淮、依然绕孤城。想乌衣年少,芝兰秀发,戈戟云横出自宋朝诗人叶梦得的作品《八声甘州寿阳楼八公山作》,其古诗全文如下: 故都迷岸草,望长淮、依然绕孤城。 【查看全文】
4 今朝试卷孤篷看,依旧青山绿树多的意思及全诗赏析今朝试卷孤篷看,依旧青山绿树多出自宋朝诗人、文学家朱熹的古诗作品《水口行舟》第三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昨夜扁舟雨一蓑,满江风浪夜如何。 今朝试卷孤篷看,依旧青山绿树 【查看全文】
5 万里桥边女校书,枇杷花里闭门居的意思及全诗赏析万里桥边女校书,枇杷花里闭门居出自唐朝诗人王建的作品《寄蜀中薛涛校书》,其古诗全文如下: 万里桥边女校书,枇杷花里闭门居。 扫眉才子知多少,管领春风总不如。 【鉴赏】 【查看全文】
6 岛边天外。未老身先退。珠泪溅,丹衷碎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岛边天外。未老身先退。珠泪溅,丹衷碎出自宋朝诗人苏轼的作品《千秋岁岛边天外》,其古诗全文如下: 岛边天外。未老身先退。珠泪溅,丹衷碎。声摇苍玉佩。色重黄金带。一万里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