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添高阁迥,微注小窗明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2 08:17

  “并添高阁迥,微注小窗明”出自唐朝诗人李商隐的古诗作品《晚晴》第五六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
  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
  并添高阁迥,微注小窗明。
  越鸟巢干后,归飞体更轻。
  【注释】
  ⑶并:更。高阁:指诗人居处的楼阁。迥:高远。
  ⑷微注:因是晚景斜晖,光线显得微弱和柔和,故说“微注”。
  ⑸越鸟:南方的鸟。
  【翻译】
  一个人深居简出过着清幽的日子,俯瞰夹城,春天已去,夏季清朗。小草饱受雨水的浸淹,终于得到上天的怜爱,雨过天晴了。登上高阁,凭栏远眺,天高地迥,夕阳冉冉的余晖透过窗棂。越鸟的窝巢已被晒干,它们的体态也恢复轻盈了。
  【赏析】
  颔联写得浑融概括,深有托寓,颈联则转而对晚晴作工致的描画。这样虚实疏密相间,诗便显得弛张有致,不平板,不单调。雨后晚晴,云收雾散,凭高览眺,视线更为遥远,所以说“并添高阁迥”(这高阁即诗人居处的楼阁)。这一句从侧面写晚晴,写景角度由内及外,下句从正面写,角度由外及内。夕阳的余晖流注在小窗上,带来了一线光明。因为是晚景斜晖,光线显得微弱而柔和,故说“微注”。尽管如此,这一脉斜晖还是给人带来喜悦和安慰。这一联通过对晚景的具体描绘,写出了一片明朗欣喜的心境,把“重”字具体化了。
  尾联写飞鸟归巢,体态轻捷,仍是登高览眺所见。“巢乾”、“体轻”切“晴”,“归飞”切“晚”。宿鸟归飞,通常是触动旅人羁愁的,这里却成为喜晴情绪的烘托。古诗有“越鸟巢南枝”之句,这里写越鸟归巢,带有自况意味。如果说“幽草”是诗人“沦贱艰虞”身世的象征,那么,“越鸟”似乎是眼前托身有所、精神振作的诗人的化身。
  作为一首有寓托的诗,《晚晴》的写法更接近于“在有意无意之间”的“兴”。诗人也许本无托物喻志的明确意图,只是在登高览眺之际,适与物接而触发联想,情与境谐,从而将一刹那间别有会心的感受融化在对晚晴景物的描写之中,所以显得特别自然浑成,不着痕迹。


相关阅读
1 往来云过五,去住岛经三。正遇刘郎使,启瑶缄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往来云过五,去住岛经三。正遇刘郎使,启瑶缄出自唐朝诗人薛昭蕴的作品《女冠子云罗雾縠》,其古诗全文如下: 云罗雾縠,新授明威法篆,降真函。髻绾青丝发,冠抽碧玉簪。 往来 【查看全文】

2 道路回且长,风波阻中途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道路回且长,风波阻中途出自东晋诗人陶渊明的作品《饮酒在昔曾远游》,其古诗全文如下: 在昔曾远游,直至东海隅。 道路回且长,风波阻中途。 此行谁使然,似为饥所驱。 倾身营 【查看全文】

3 应是瑶台伴侣,只多了、毡裘夫妇。严寒觱篥,几行乡泪,应声如雨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应是瑶台伴侣,只多了、毡裘夫妇。严寒觱篥,几行乡泪,应声如雨出自清朝诗人纳兰性德的作品《水龙吟题文姬图》,其古诗全文如下: 须知名士倾城,一般易到伤心处。柯亭响绝, 【查看全文】

4 凭高目断,鸿雁来时,无限思量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凭高目断,鸿雁来时,无限思量出自宋朝诗人晏殊的作品《诉衷情芙蓉金菊斗馨香》,其古诗全文如下: 芙蓉金菊斗馨香,天气欲重阳。远村秋色如画,红树间疏黄。 流水淡,碧天长, 【查看全文】

5 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出自唐朝诗人僧皎然的古诗作品《楚江怀古》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 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 报道 【查看全文】

6 劝君终日酩酊醉,酒不到刘伶坟上土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劝君终日酩酊醉,酒不到刘伶坟上土出自唐朝诗人李贺的作品《将进酒》,其古诗全文如下: 琉璃钟,琥珀浓,小槽酒滴真珠红。 烹龙炮凤玉脂泣,罗帏绣幕围香风。 吹龙笛,击鼍鼓;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