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鸟巢干后,归飞体更轻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2 08:17

  “越鸟巢干后,归飞体更轻”出自唐朝诗人李商隐的古诗作品《晚晴》第七八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
  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
  并添高阁迥,微注小窗明。
  越鸟巢干后,归飞体更轻。
  【注释】
  ⑶并:更。高阁:指诗人居处的楼阁。迥:高远。
  ⑷微注:因是晚景斜晖,光线显得微弱和柔和,故说“微注”。
  ⑸越鸟:南方的鸟。
  【翻译】
  一个人深居简出过着清幽的日子,俯瞰夹城,春天已去,夏季清朗。小草饱受雨水的浸淹,终于得到上天的怜爱,雨过天晴了。登上高阁,凭栏远眺,天高地迥,夕阳冉冉的余晖透过窗棂。越鸟的窝巢已被晒干,它们的体态也恢复轻盈了。
  【赏析】
  颔联写得浑融概括,深有托寓,颈联则转而对晚晴作工致的描画。这样虚实疏密相间,诗便显得弛张有致,不平板,不单调。雨后晚晴,云收雾散,凭高览眺,视线更为遥远,所以说“并添高阁迥”(这高阁即诗人居处的楼阁)。这一句从侧面写晚晴,写景角度由内及外,下句从正面写,角度由外及内。夕阳的余晖流注在小窗上,带来了一线光明。因为是晚景斜晖,光线显得微弱而柔和,故说“微注”。尽管如此,这一脉斜晖还是给人带来喜悦和安慰。这一联通过对晚景的具体描绘,写出了一片明朗欣喜的心境,把“重”字具体化了。
  尾联写飞鸟归巢,体态轻捷,仍是登高览眺所见。“巢乾”、“体轻”切“晴”,“归飞”切“晚”。宿鸟归飞,通常是触动旅人羁愁的,这里却成为喜晴情绪的烘托。古诗有“越鸟巢南枝”之句,这里写越鸟归巢,带有自况意味。如果说“幽草”是诗人“沦贱艰虞”身世的象征,那么,“越鸟”似乎是眼前托身有所、精神振作的诗人的化身。
  作为一首有寓托的诗,《晚晴》的写法更接近于“在有意无意之间”的“兴”。诗人也许本无托物喻志的明确意图,只是在登高览眺之际,适与物接而触发联想,情与境谐,从而将一刹那间别有会心的感受融化在对晚晴景物的描写之中,所以显得特别自然浑成,不着痕迹。


相关阅读
1 目极魂断望不见,猿啼三声泪滴衣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目极魂断望不见,猿啼三声泪滴衣出自唐朝诗人孟郊的作品《巫山曲》,其古诗全文如下: 巴江上峡重复重,阳台碧峭十二峰。 荆王猎时逢暮雨,夜卧高丘梦神女。 轻红流烟湿艳姿,行 【查看全文】

2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出自当代诗人毛泽东的古诗作品《沁园春长沙》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 【查看全文】

3 只缘五斗米,辜负一渔竿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只缘五斗米,辜负一渔竿出自唐朝诗人岑参的作品《初授官题高冠草堂》,其古诗全文如下: 三十始一命,宦情多欲阑。 自怜无旧业,不敢耻微官。 涧水吞樵路,山花醉药栏。 只缘五 【查看全文】

4 远林暑气薄,公子过我游。贫居类村坞,僻近城南楼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远林暑气薄,公子过我游。贫居类村坞,僻近城南楼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作品《夏日李公见访》,其古诗全文如下: 远林暑气薄,公子过我游。贫居类村坞,僻近城南楼。 旁舍颇淳朴, 【查看全文】

5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出自唐朝诗人张志和的古诗作品《渔歌子》第三四句,其全文如下: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注释】 【查看全文】

6 上山采蘼芜,下山逢故夫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上山采蘼芜,下山逢故夫出自西汉诗人汉乐府的古诗作品《上山采蘼芜》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上山采蘼芜,下山逢故夫。 长跪问故夫,新人复何如? 新人虽完好,未若故人姝。 颜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