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育黎首,臣伏戎羌。遐迩一体,率宾归王”出自古诗作品《千字文》,其释意如下:
【原文】
爱育黎首,臣伏戎羌。
遐迩一体,率宾归王。
【翻译】
他们爱抚、体恤老百姓,四方各族人都归附向往。
远远近近都统一在一起,全都心甘情愿屈服贤君。
【释义】
爱育黎首,臣伏戎羌。
黎首代表黎民百姓。黎是形声字,文义从黍,有众多、数目很多的意思。爱是爱护、珍惜;育是抚育、养育。臣是臣服、接受的意思。伏是低头、顺从。
戎羌代表了四方的少数民族,是“南蛮北狄,西戎东夷”的简称。西戎在今天的甘肃、青海、四川一带,以游牧生活为主。周朝中叶,西戎入侵中原,当时的西戎被称作犬戎,曾迫使周平王向东迁都洛阳,由此开始了东周的历史。羌族也是西部的少数民族之一,后来与汉族融合,定居务农,属于中国56个民族中的一员。
这两句话的意思合起来,就是:他们都能够爱护、体恤百姓,四方的少数民族都心悦诚服地归附。
遐迩一体,率宾归王。
遐是远,迩是近。天下一统,万民同心就是“遐迩一体”的意思。“率宾”等同于“率滨”,是四海之内的意思。整句话的意思是:普天之下,远近统一,四海的百姓都拥护、归附于王道的统治。“率宾归王”一句的语义,出自《诗经·小雅·北山》,上有“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诗句。
这里的“王”字,不是指哪一个具体的帝王,而是特指“王道”。中国传统的政治制度,历来就有“王道”与“霸道”之别。王道指的是先王之道,即夏商周三王的统治方法。三王的统治用的是仁义道德,其结果就是无为而治,天下太平,这种政治体制是王道。历史上
描绘这个时期,是五日一风,十日一雨,万民乐业,天下太平。但是到了东周时期就不行了,首先登场的是“春秋五霸”: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和楚庄王。他们推崇和实行的是霸道,以实力说话,比拳头。比如当时的齐桓公任用贤相管仲,充分利用齐国的自然资源,晒盐炼铁、渔农贸易一起来,在很短的时间内实现了富国强兵。齐桓公曾九次主持召开诸侯大会,成为春秋时代的第一位霸主,地位相当于今日的美国,实力强说了算,你不买账不行。
历史上的正统观念,一种政治制度或者实行王道,以仁义礼智信来治国,当然最理想。等而下之者实行霸道,靠实力形成威慑力量,令他人不得不服,也无可厚非。最令人所不齿的是靠阴谋诡计,篡权窃国。这些人不但仁义礼智信没有,连真正的实力也没有,有的只是野心,加上苏秦、张仪等人的诡诈之术。庄子对这些“国君”嗤之以鼻,称他们为大盗,所谓“窃钩者盗,窃国者侯”。
接下来四句话所描绘的,是对当时太平盛世和王道政治的赞美。
相关阅读
1 公子王孙芳树下,清歌妙舞落花前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公子王孙芳树下,清歌妙舞落花前出自唐朝诗人刘希夷的作品《代悲白头翁》,其古诗全文如下: 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 洛阳女儿惜颜色,坐见落花长叹息。 今年花落颜色 【查看全文】
2 记年时、偷掷春心,花间隔雾遥相见。便角枕题诗,宝钗贳酒,共醉青苔深院的意思及全诗赏析记年时、偷掷春心,花间隔雾遥相见。便角枕题诗,宝钗贳酒,共醉青苔深院出自宋朝诗人吕谓老的作品《薄幸青楼春晚》,其古诗全文如下: 青楼春晚。昼寂寂、梳匀又懒。乍听得、 【查看全文】
3 先知风起月含晕,尚自露寒花未开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先知风起月含晕,尚自露寒花未开出自唐朝诗人李商隐的作品《正月崇让宅》,其古诗全文如下: 密锁重关掩绿苔,廊深阁迥此徘徊。 先知风起月含晕,尚自露寒花未开。 蝙拂帘旌终展 【查看全文】
4 口称采造家,身属神策军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口称采造家,身属神策军出自唐朝诗人白居易的作品《宿紫阁山北村》,其古诗全文如下: 晨游紫阁峰,暮宿山下村。 村老见余喜,为余开一樽。 举杯未及饮,暴卒来入门。 紫衣挟刀 【查看全文】
5 闲意态,细生涯。牛栏西畔有桑麻。青裙缟袂谁家女,去趁蚕生看外家的意思及全诗赏析闲意态,细生涯。牛栏西畔有桑麻。青裙缟袂谁家女,去趁蚕生看外家出自宋朝诗人辛弃疾的作品《鹧鸪天游鹅湖醉书酒家壁》,其古诗全文如下: 春入平原荠菜花,新耕雨后落群鸦。 【查看全文】
6 先师有诀神将助,大圣无心火自飞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先师有诀神将助,大圣无心火自飞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题雍丘崔明府丹灶》,其古诗全文如下: 美人为政本忘机,服药求仙事不违。 叶县已泥丹灶毕,瀛洲当伴赤松归。 先师有诀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