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发梳临水,寒塘坐见秋”出自唐朝诗人司空曙的古诗作品《寒塘》第一二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晓发梳临水,寒塘坐见秋。
乡心正无限,一雁度南楼。
【注释】
1、无
【翻译】
早上起来,照着池塘里的水梳妆。池塘的水很寒冷,梳妆完毕之后,他坐在池塘旁边,看到树叶渐渐黄而落,秋天来了。想念着家人,一片思乡之心如偏偏黄叶飘落,一只孤雁,飞过楼顶,向南而去。
【鉴赏】
前二句谓早起临水梳发,因此(“坐”)在塘边看到寒秋景色。但如此道来,便无深意。这里两句句法倒装,则至少包含三层意思:一是点明时序,深秋是容易触动离情的季节,与后文“乡心”关合;二是暗示羁旅困顿,到塘边梳洗,以水为镜;三是由句式倒装形成“梳发见秋”意,令人联想到“羞将白发照渌水”、“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李白)的名句,这就暗含非但岁华将暮,而人生也进入迟暮。十字三层,言浅意深。
上言秋暮人老境困,三句更加一层,点出身在客中。而“乡心”字面又由次句“见秋”引出,故自然而不见有意加“码”。客子心中蕴积的愁情,因秋一触即发,化作无边乡愁。“无限”二字,颇有分量,决非浮泛之辞。乡愁已自如许,然而末句还要更加一“码”:“一雁度南楼”。初看是写景,意关“见秋”,言外其实有“雁归人未归”意。写人在难堪时又添新的刺激,是绝句常用的加倍手法。韦应物《闻雁》云:“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就相当于此诗末二句的意境。“归思后说闻雁,其情自深。一倒转说,则近人能之矣。”(《唐诗别裁》)“一雁”的“一”字,极可人意,表现出清冷孤独的意境,如写“群雁”便乏味了。前三句多用齿舌声:“晓”、“梳”、“水”、“见秋”、“乡心”、“限”,读来和谐且有切切自语之感,有助表现凄迷心情,末句则不复用之,更觉调响惊心。此诗末句脍炙人口,宋词“渐一声雁过南楼也,更细雨,时飘洒”(陈允平《塞垣春》),即从此句化出。
此诗兼层深与浑成,主要还是作者生活感受深切,又工吟咏,“初非措意,直如化工生物,笋未生而苞节已具,非寸寸为之也。若先措意,便刻画愈深,愈堕恶境矣。”(毛先舒)此理又不可不知。
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出自宋代诗人苏轼的古诗作品《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第三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新凉。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 酒贱 【查看全文】
2 竹篱茅舍,淡烟衰草孤村的意思及全诗赏析竹篱茅舍,淡烟衰草孤村出自元朝诗人白朴的作品《天净沙冬》,其古诗全文如下: 一声画角谯门,半庭新月黄昏,雪里山前水滨。 竹篱茅舍,淡烟衰草孤村。 【注释】 ⑴越调:宫调 【查看全文】
3 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出自清朝诗人郑板桥的古诗作品《竹石》的第三四句,其全文如下: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 【注释】 【查看全文】
4 伊尹生空桑,捐庖佐皇极的意思及全诗赏析伊尹生空桑,捐庖佐皇极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古诗作品《纪南陵题五松山》之中,其全诗文如下: 圣达有去就,潜光愚其德。 鱼与龙同池,龙去鱼不测。 当时版筑辈,岂知傅说情。 一 【查看全文】
5 昔在黄子廉,弹冠佐名州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昔在黄子廉,弹冠佐名州出自东晋诗人陶渊明的作品《咏贫士昔在黄子廉》,其古诗全文如下: 昔在黄子廉,弹冠佐名州。 一朝辞吏归,清贫略难俦。 年饥感仁妻,泣涕向我流。 丈夫 【查看全文】
6 生当复来归,死当长相思的意思的意思及全诗赏析生当复来归,死当长相思出自东汉诗人苏武的古诗作品《留别妻》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 欢娱在今夕,嬿婉及良时。 征夫怀远路,起视夜何其? 参辰皆已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