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来临绣户,时有疏萤度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2 08:25

  “起来临绣户,时有疏萤度”出自唐朝诗人朱淑真的古诗作品《菩萨蛮·山亭水榭秋方半》第三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山亭水榭秋方半,凤帏寂寞无人伴。愁闷一番新,双蛾只旧颦。
  起来临绣户,时有疏萤度。多谢月相怜,今宵不忍圆。
  【注释】
  榭:音谢,建于高台或水面(或临水)之木屋。
  凤帏:闺中的帷帐。
  娥:眉毛。
  颦:作动词为皱眉,作形容词为忧愁。
  【翻译】
  远处山上的小亭依稀可见,近处水上的楼台尽入眼底。一个人躺在帷帐之中,无人相伴。双眉上还是旧愁,心中又添了新愁。
  转身起来,坐在窗前,眼前不时有流萤飞过。抬着望着天空一轮明月,想必是明月也怜惜我的忧愁,不忍变圆。
  【鉴赏】
  朱淑真本人的爱情生活极为不幸,作为一位女词人,她多情而敏感。词中写女主人公从缺月获得安慰,不啻是一种含泪的笑颜。无怪魏仲恭在《朱淑真断肠诗词序》中评价其词为“清新婉丽,蓄思含情,能道人意中事,同岂泛泛者所能及”。
  “春秋多佳日”。“山亭水榭”的风光当分外迷人,但词人却以极冷漠的笔调作出此词,因为“良辰美景奈何天”,消除不了“凤帏”中之“寂寞”——独处无郎,还有什么赏心乐事可言呢?“凤帏”句使人联想到李商隐《无题》诗中的名句:“重帏深下莫愁堂,卧后清宵细细长”。如此情状,叫人怎不颦眉,怎不愁闷?有意味的是,词人使“愁闷”与“颦眉”分属于“新”“旧”二字。“旧”字以见女主人公愁情之久长“新”字则表现其愁情之与日俱增。一愁未去,一愁又生,这是“新”;而所有的愁都与相思有关,这又是“旧”。“新”“旧”二字相映成趣,更觉情深。
  辗转反侧,失眠多时,于是乃有“起来”而“临绣户”似乎是在期待心上人的到来。然而户外所见,只不过“时有疏萤度”而已,其人望来终不来。此时,女主人公空虚寂寞的情怀,是难以排遣的。在这关键处,词人又却又写出了一丝安慰,也算是自慰吧!词人给她一点安慰,一轮缺月,高挂中天,并赋予它人情味,说它因怜悯闺中人的孤栖,不忍独圆。“多谢”二字,痴极妙极。同是写孤独情怀,苏东坡在圆月上做文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朱淑真则在缺月上做文章“多谢月相怜,今宵不忍圆。”移情于物,怨谢由我,真有异曲同工同妙。此词最有兴味之所在正是结尾两句。


相关阅读
1 半夜寻幽上四明,手攀松桂触云行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半夜寻幽上四明,手攀松桂触云行出自宋朝代诗人施肩吾的古诗作品《同诸隐者夜登四明山》第一二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半夜寻幽上四明,手攀松桂触云行。 相呼已到无人境,何处玉 【查看全文】

2 公若登台辅,临危莫爱身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公若登台辅,临危莫爱身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作品《奉送严公入朝十韵》,其古诗全文如下: 鼎湖瞻望远,象阙宪章新。 四海犹多难,中原忆旧臣。 与时安反侧,自昔有经纶。 感激张 【查看全文】

3 一夕小敷山下梦,水如环佩月如襟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一夕小敷山下梦,水如环佩月如襟出自唐朝诗人杜牧的作品《沈下贤》,其古诗全文如下: 斯人清唱何人和,草径苔芜不可寻。 一夕小敷山下梦,水如环佩月如襟。 【注释】 沈下贤: 【查看全文】

4 仙侣披云集,霞杯达曙倾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仙侣披云集,霞杯达曙倾出自唐朝诗人钱起的作品《送征雁》,其古诗全文如下: 灭迹人间世,忘归象外情。 竹坛秋月冷,山殿夜钟清。 仙侣披云集,霞杯达曙倾。 同欢不可再,朝暮 【查看全文】

5 临流不肯渡,似惜锦障泥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临流不肯渡,似惜锦障泥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古诗词作品《紫骝马》第三四句,其全文如下: 紫骝行且嘶,双翻碧玉蹄。 临流不肯渡,似惜锦障泥。 白雪关山远,黄云海戍迷。 挥鞭万 【查看全文】

6 清辉淡水木,演漾在窗户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清辉淡水木,演漾在窗户出自唐朝诗人王昌龄的古诗作品《同从弟南斋玩月忆山阴崔少府》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高卧南斋时,开帷月初吐。 清辉淡水木,演漾在窗户。 苒苒几盈虚,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