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忆纤鳞游尺泽,翻愁弱羽上丹霄”出自唐朝诗人柳宗元的古诗作品《诏追赴都回寄零陵亲故》第一二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每忆纤鳞游尺泽,翻愁弱羽上丹霄。
岸傍古堠应无数,次第行看别路遥。
【注释】
1、公元815年(元和十年)正月,柳宗元自永州奉诏赴京,途中作此诗,回寄给在永州的亲朋好友
2、纤鳞:小鱼
3、尺泽:小水池
4、弱羽:无力的翅膀
5、丹霄:百家注本童宗说注:“丹霄,青云也。”比喻高位。
【翻译】
常想起小鱼在水池里浮游,又担心翅膀太嫩难上云霄。乘船赴京,傍岸的土堡已是无数,一程一程,回看零陵亲故却越加远遥。
【鉴赏】
诗的开头用比喻的手法,极写诗人被贬永州后环境的恶劣,境地的低微。“每忆”下字好像很轻,似乎也没什么褒贬,实际上份量很重,感情色彩十分强烈,表明诗人对这种小鱼游水池的生活非常厌弃。这时好了,奉诏赴京了,新生活就要开始了,也许还有一个相当高的职位在等着自己,可以直上“丹霄”。然而诗人仍然很担心,担心弱翅无力,重任难以胜任。当然,诗人决不是对自己能力的不信任,也不是故作谦恭之词,是对于变幻莫测的前途的忧虑。
后一联诗歌的节奏明显加快,不仅形象地状写了轻舟顺流而下,计算里程的土堡飞而似地甩在脑后的情境,而且也与诗人希望尽快回到长安的心情十分吻合。然而,诗人离长安虽然越来越近,而离他生活过十年的永州却越来越远,所以,他也是一路北行,一路回望;潇湘一带,轻烟薄雾,别路依稀,真切地抒写了他对零陵亲故的系念。
这首诗,前后两联跳跃性极大,运用的手法各不相同,诗歌意象也迥然有异。但一个“愁”字,却把整首诗歌描写的意象统一协调起来,诗人对自己以往的贬抑生活“愁”,对奉诏直上京,前途渺茫亦“愁”,乘船北上离虽亲朋故旧,当然更“愁”。“愁”字一线贯通,塑造了一位情深义重、忧国忧民、内心情感无限丰富的诗人自我形象。
叶润林塘密,衣干枕席清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作品《水槛遣心二首其一》,其古诗全文如下: 蜀天常夜雨,江槛已朝晴。 叶润林塘密,衣干枕席清。 不堪祗老病,何得尚浮名。 浅把涓 【查看全文】
2 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渺间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渺间出自唐朝诗人白居易的古诗作品《长恨歌》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天生丽质 【查看全文】
3 送客重寻西去路,问水面琵琶谁拨?最可惜、一片江山,总付与啼鴂的意思及全诗赏析送客重寻西去路,问水面琵琶谁拨?最可惜、一片江山,总付与啼鴂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作品《八归湘中送胡德华》,其古诗全文如下: 芳莲坠粉,疏桐吹绿,庭院暗雨乍歇。无端抱影 【查看全文】
4 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的意思及全诗赏析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出自宋朝诗人苏轼的古诗作品《东坡》第一二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 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翻译】 【查看全文】
5 寒窗剪刀落,疑是剑环声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寒窗剪刀落,疑是剑环声出自宋朝诗人罗与之的作品《寄衣曲愁肠结欲断》,其古诗全文如下: 愁肠结欲断,边衣犹未成。 寒窗剪刀落,疑是剑环声。 【注释】 ⑶愁肠:郁结愁闷的心 【查看全文】
6 可怜窗外竹,不怕西风,一夜潇潇弄疏响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可怜窗外竹,不怕西风,一夜潇潇弄疏响出自宋朝诗人赵鼎的作品《洞仙歌空山雨过》,其古诗全文如下: 空山雨过,月色浮新酿。把盏无人共心赏。漫悲吟、独自捻断霜须,还就寝、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