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廛光分野,蓬阙盛规模”出自唐朝诗人王勃的古诗词作品《寻道观》第一二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芝廛光分野,蓬阙盛规模。
碧坛清桂阈,丹洞肃松枢。
玉笈三山记,金箱五岳图。
苍虬不可得,空望白云衢。
【注释】
1、芝:指仙草
2、分野:中国古代天文学家把天上的星宿和地上的区域联系起来,地上的某一区域都划定在星空的某一范围之内,称为分野。此处作动词,意思为:划分范围;界限
3、蓬阙:原指蓬莱宫,神仙居住的地方。多用于借指道观。下文中的“碧坛”和“丹洞”皆指道观
【解说】
寻找道观,所谓的道观就是昌利观,张天师住在这里。山顶处,仙草茂密的山野由于光线的阴晴,被分割成两部分。道观似乎隐匿在蓬莱仙岛中,并且极为恢宏。道观外观青碧怡人,入内则丹红辉煌。桂木造的门槛清静庄严,松木做的户枢静穆庄重。
【鉴赏】
诗中第一句“寻道观 其观即昌利观,张天师居也", 体现了时昌利观在初唐时是非常兴盛的。而同处唐代的薛能的《过昌利观有怀》:“万仞云峰八石泉,李君仙后更谁仙。我来驻马人何问,老柏无多不种田。”却写的是一派苍凉。李君就是李白。李白晚年经历了安史之乱。安史之乱后的中唐,昌利观已经衰败。而薛能选择昌利观,来感怀家和社会的命运,可以推测王勃时期的昌利观不仅兴盛,可能还是当时的道教圣地或者是具有政治气息的道教中心。表明了年轻的王勃到当时这个顶级的道观求仙问道,心态不仅仅静穆,也是积极向上的。
诗中第二句“芝应光分野” 与王维的“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大体是一样的意思。子安写的是山野上光影勾勒出的静态的分割线。而王维诗写得更具云霓动感和朦胧美。看到如此明显的阴晴分界,诗人必定登上了山顶,暗托寻找时间之久和寻找的决心。终于,不负有心,找到了极具规模的宛若仙境的道观。
披襟乘石蹬,列籍俯春泉出自唐朝诗人王勃的古诗作品《圣泉宴》第一二句,其全文如下: 披襟乘石蹬,列籍俯春泉。 兰气熏山酌,松声韵野弦。 影飘垂叶外,香度落花前。 兴洽林塘 【查看全文】
2 乱影翻窗,碎声敲砌,愁人多少!望吾庐甚处,只应今夜,满庭谁扫的意思及全诗赏析乱影翻窗,碎声敲砌,愁人多少!望吾庐甚处,只应今夜,满庭谁扫出自宋朝诗人王沂孙的作品《水龙吟落叶》,其古诗全文如下: 晓霜初著青林,望中故国凄凉早。萧萧渐积,纷纷犹 【查看全文】
3 雪花酒上灭,顿觉夜寒无的意思及全诗赏析雪花酒上灭,顿觉夜寒无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秋浦清溪雪夜对酒客有唱山鹧鸪者》,其古诗全文如下: 披君貂襜褕,对君白玉壶。 雪花酒上灭,顿觉夜寒无。 客有桂阳至,能吟山 【查看全文】
4 暖戏烟芜锦翼齐,品流应得近山鸡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暖戏烟芜锦翼齐,品流应得近山鸡出自唐朝诗人郑谷的古诗作品《鹧鸪》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暖戏烟芜锦翼齐,品流应得近山鸡。 雨昏青草湖边过,花落黄陵庙里啼。 游子乍闻征袖 【查看全文】
5 颜公变法出新意,细筋入骨如秋鹰的意思及全诗赏析颜公变法出新意,细筋入骨如秋鹰出自宋朝诗人苏轼的作品《孙莘老求墨妙亭诗》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兰亭茧纸入昭陵,世间遗迹犹龙腾。 颜公变法出新意,细筋入骨如秋鹰。 徐家 【查看全文】
6 藏器欲邀时,年来不相让的意思及全诗赏析藏器欲邀时,年来不相让出自清朝诗人江洪的作品《胡笳曲》,其古诗全文如下: 藏器欲邀时,年来不相让。 红颜征戍儿,白首边城将。 落日惨无光,临河独饮马。 瑟飒夕风高,联翩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