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绪逢摇落,秋声不可闻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2 08:39

  “心绪逢摇落,秋声不可闻”出自唐朝诗人苏颋的古诗词作品《汾上惊秋》第三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北风吹白云,万里渡河汾。
  心绪逢摇落,秋声不可闻。
  【注释】
  ⑴汾上:指汾阳县(今山西万荣南)。汾:指汾水,为黄河第二大支流。
  ⑵河汾:指汾水流入黄河的一段。
  ⑶心绪:此处谓愁绪纷乱。摇落:树叶凋零。
  【翻译】
  北风吹卷着白云使之翻滚涌动,我要渡过汾河到万里以外的地方去。心绪伤感惆怅又逢上草木摇落凋零,我再也不愿听到这萧瑟的秋风。
  【赏析】
  这首五言绝句有兴寄,有深意,是一首颇具特色的即兴咏史诗。它采取了虚虚实实,若即若离,似明而晦,欲言而咽的表现手法来表达诗人的复杂心情。
  此诗前二句化用了汉武帝《秋风辞》的诗意,首句即“秋风起兮白云飞”,次句为“泛楼船兮济河汾”,从而概括地暗示着当年汉武帝到汾阴祭后土的历史往事,并引发联想唐玄宗欲效汉武帝的作为。两者何其相似,历史仿佛重演,这意味着什么,又启示些什么,诗人并不予点破,运用了留白手段。然而题目却点出了一个“惊”字,表明诗人的思绪是受了震惊的。这不是由于个人遭遇而被震惊。就字面意思看,似乎有点像是即景自况。他在汾水上被北风一吹,一阵寒意使他惊觉到秋天来临;而他当时正处于一生最感失意的境地,出京放任外省,恰如一阵北风把他这朵白云吹得老远,来到了这汾水上。这也合乎题目标示的“汾上惊秋”。因此,前二句的含意是复杂的。总的来说,是在即景起兴中抒发着历史的联想和感慨,在关切国家的隐忧中交织着个人失意的哀愁。可谓百感交集,愁绪纷乱。
  诗的后二句明确地说穿了诗人复杂纷乱的心情。“摇落”用《秋风辞》中“草木黄落”句意,又同本于宋玉《九辩》语“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这里用以指萧瑟天气,也以喻指自己暮年失意的境遇,所以说“逢”。“逢”者,愁绪又加上挫折之谓,暗示出“心绪”并非只是个人的失意。“秋声”即谓北风,其声肃杀,所以“不可闻”。听了这肃杀之声,只会使愁绪更纷乱,心情更悲伤。这就清楚地表明了前二句所蕴含的复杂心情的性质和倾向。
  实际上,这诗的表现手法和抒情特点,都比较接近阮籍的《咏怀诗》。此诗的抒情形象透露出诗人有寄托,有忧虑,有感伤;但究竟为什么,是难以确切肯定的。他采用这种手法,可能是以久与政事的经验,熟悉历史的知识,意识到汉、唐两代的两个盛世皇帝之间有某种相似,仿佛受到历史的某种启示,隐约感到某种忧虑,然而他还说不清楚,也无可奈何,因此只能写出这种感觉和情绪。而恰是这一点,却构成了一种独有的艺术特点:以形象来表示,让读者去理会。


相关阅读
1 素色不同篱下发,繁花疑自月中生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素色不同篱下发,繁花疑自月中生出自唐朝诗人李商隐的作品《和马郎中移白菊见示》,其古诗全文如下: 陶诗只采黄金实,郢曲新传白雪英。 素色不同篱下发,繁花疑自月中生。 浮杯 【查看全文】

2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古诗作品《小至》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 刺绣五纹添弱线,吹葭六管动浮灰。 岸容待腊将舒 【查看全文】

3 春雨断桥人不渡,小舟撑出柳阴来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春雨断桥人不渡,小舟撑出柳阴来出自唐朝诗人徐俯的作品《春游湖》,其古诗全文如下: 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 春雨断桥人不渡,小舟撑出柳阴来。 【注释】 ⑴湖:指 【查看全文】

4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出自唐朝诗人卢梅坡的古诗作品《雪梅》第一二句,其全文如下: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注释】 【查看全文】

5 白玉堂前一树梅,为谁零落为谁开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白玉堂前一树梅,为谁零落为谁开出自唐朝诗人王安石的古诗作品《梅花白玉堂前一树梅》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白玉堂前一树梅,为谁零落为谁开。 唯有春风最相惜,一年一度一归 【查看全文】

6 女曰鸡鸣,士曰昧旦。子兴视夜,明星有烂。将翱将翔,弋凫与雁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女曰鸡鸣,士曰昧旦。子兴视夜,明星有烂。将翱将翔,弋凫与雁出自于诗经作品《女曰鸡鸣》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女曰鸡鸣,士曰昧旦。子兴视夜,明星有烂。将翱将翔,弋凫与雁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