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出自唐朝诗人孟云卿的古诗作品《寒食》第一二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
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
【注释】
1、无
【解说】
孟云卿天宝年间科场失意后,曾流寓荆州一带,过着极为贫困的生活。就在这样的飘泊流寓生活中的一个寒食节前夕,他写下了这首绝句。
【鉴赏】
寒食节在冬至后一百零五天,当春二月。由于江南气候温暖,二月已花满枝头。诗的首句描写物候,兼点时令。一个「满」字,传达出江南之春给人的繁花竞丽的感觉。这样触景起情,颇觉自然。与这种良辰美景相配的本该是赏心乐事,第二句却出人意外地写出了「堪悲」。作者乃关西人,远游江南,独在他乡,身为异客;寒食佳节,倍思亲人,不由悲从中来。加之,这里的「寒食」二字,除了指节令之外,还暗含少食、无食之意,一语双关,因此「他乡寒食」也就更其可悲了。
诗中常见的是以哀景写哀情,即陪衬的艺术手法。而此诗在写「他乡寒食远堪悲」前却描绘出「二月江南花满枝」的美丽景色,在悲苦的境遇中面对繁花似锦的**,便与常情不同,正是「花近高楼伤客心」,乐景只能倍增其哀。恰当运用反衬的艺术手法,表情也就越有力量。
下联承上句「寒食」而写到断火。寒食禁火的习俗,相传为的是纪念春秋时贤者介子推。在这个节日里,人们多外出游春,吃现成食物。野外无烟,空气分外清新,景物尤为鲜丽可爱。这种特殊的节日风物与气氛会给人以新鲜愉快的感受,而对于古代贤者的追思还会更使诗人墨客逸兴遄飞,形于歌咏。历来咏寒食诗就很不少,而此诗作者却发人所未发,由「堪悲」二字,引发出贫居寒食与众不同的感受来。寒食「无烟火」是为纪念子推相沿而成的风俗,而贫居「无烟火」却是为生活所迫的结果。对于富人来说,一朝「断炊」,意味着佳节的快乐;而对于贫家来说,「往往」断炊,包含着多少难堪的辛酸!作者巧妙地把二者联系起来,以「不独」二字轻轻一点,就揭示出当时的社会本质,寄寓着深切的不平。其艺术构思是别致的。将貌似相同而实具本质差异的事物对比写出,这也是一种反衬手法。
我心何怫郁?思欲一东归出自魏晋南北朝诗人曹操的古诗作品《苦寒行北上太行山》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北上太行山,艰哉何巍巍! 羊肠坂诘屈,车轮为之摧。 树木何萧瑟,北风声 【查看全文】
2 默默谅何为,徒成今与昨的意思及全诗赏析默默谅何为,徒成今与昨出自唐朝诗人柳宗元的作品《郊居岁暮屏居负山郭》,其古诗全文如下: 屏居负山郭,岁暮惊离索。 野迥樵唱来,庭空烧烬落。 世纷因事远,心赏随年薄。 默 【查看全文】
3 千古事,云飞烟灭。贺老定场无消息,想沉香亭北繁华歇,弹到此,为呜咽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千古事,云飞烟灭。贺老定场无消息,想沉香亭北繁华歇,弹到此,为呜咽出自宋朝诗人辛弃疾的作品《贺新郎赋琵琶》,其古诗全文如下: 凤尾龙香拨。自开元霓裳曲罢,几番风月? 【查看全文】
4 一春犹有数行书,秋来书更疏的意思及全诗赏析一春犹有数行书,秋来书更疏出自宋朝诗人晏几道的作品《阮郎归旧香残粉似当初》,其古诗全文如下: 旧香残粉似当初,人情恨不如。一春犹有数行书,秋来书更疏。 衾凤冷,枕鸳孤 【查看全文】
5 托意在经济,结交为弟兄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托意在经济,结交为弟兄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读诸葛武侯传书怀赠长安崔少府叔封昆季》,其古诗全文如下: 汉道昔云季,群雄方战争。 霸图各未立,割据资豪英。 赤伏起颓运, 【查看全文】
6 岁暮锄犁傍空室,呼儿登山收橡实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岁暮锄犁傍空室,呼儿登山收橡实出自唐朝诗人张籍的古诗作品《野老歌》第五六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老农家贫在山住,耕种山田三四亩。 苗疏税多不得食,输入官仓化为土。 岁暮锄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