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知造物心肠别,老却英雄似等闲”出自唐朝诗人陆游的古诗作品《鹧鸪天·家住苍烟落照间》第三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家住苍烟落照间,丝毫尘事不相关。斟残玉瀣行穿竹,卷罢黄庭卧看山。
贪啸傲,任衰残,不妨随处一开颜。元知造物心肠别,老却英雄似等闲。
【注释】
1、元:通假字,同“原”
【解说】
陆游的这首鹧鸪天作于宋高宗绍兴三十一年(1161),当时金主完颜亮率大军南下,其后方比较空虚,北方被占区的人民,接着乘机进行起义活动,整首诗歌塑造了陆游的歌咏自得、旷放而不受拘束的形象。
【鉴赏】
下阕开头:“贪啸傲,任衰残,不妨随处一开颜。”“啸傲”,指作者歌咏自得,形容旷放而不受拘束的样子。不单是陆诗用了“啸傲”此词,其他诗人也经常用此词,比如郭璞《游仙诗》:“啸傲遗世罗,纵情在独往。”陶渊明《饮酒》其七:“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词人说自己贪恋这种旷达的生活情趣,任凭终老田园;随处都能见到使自己高兴的事物,何不随遇而安呢?这几句可以说是旷达到极点也消沉到了极点,可是末尾两句陡然一转:“元知造物心肠别,老却英雄似等闲。”这两句可以说是对以上所写的自己的处境作出了解释。词人说原先就已知道造物者无情(他的心肠与常人不同),它白白地让英雄衰老死去却等闲视之。这难道不是在怨天吗?但同时也是在抱怨南宋统治者无心恢复中原,以致使自己英雄无用武之地。
清晨登巴陵,周览无不极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秋登巴陵望洞庭》,其古诗全文如下: 清晨登巴陵,周览无不极。 明湖映天光,彻底见秋色。 秋色何苍然,际海俱澄鲜。 山青灭远 【查看全文】
2 昆仑之高有积雪,蓬莱之远常遗寒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昆仑之高有积雪,蓬莱之远常遗寒出自宋朝诗人王令的作品《暑旱苦热》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清风无力屠得热,落日着翅飞上山。 人固已惧江海竭,天岂不惜河汉干。 昆仑之高有积 【查看全文】
3 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出自于诗经作品《采葛彼采葛兮》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 【查看全文】
4 翠凤金鸾绣欲成。沉香亭下款新晴。绿随杨柳阴边去,红踏桃花片上行的意思及全诗赏析翠凤金鸾绣欲成。沉香亭下款新晴。绿随杨柳阴边去,红踏桃花片上行出自宋朝诗人许棐的作品《鹧鸪天翠凤金鸾绣欲成》,其古诗全文如下: 翠凤金鸾绣欲成。沉香亭下款新晴。绿随 【查看全文】
5 东山有茅屋,幸为扫荆扉的意思及全诗赏析东山有茅屋,幸为扫荆扉出自唐朝诗人王维的作品《送张五归山》,其古诗全文如下: 送君尽惆怅,复送何人归。 几日同携手,一朝先拂衣。 东山有茅屋,幸为扫荆扉。 当亦谢官去, 【查看全文】
6 杏花含露团香雪,绿杨陌上多离别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杏花含露团香雪,绿杨陌上多离别出自唐朝诗人温庭筠的作品《菩萨蛮杏花含露团香雪》,其古诗全文如下: 杏花含露团香雪,绿杨陌上多离别。灯在月胧明,觉来闻晓莺。 玉钩褰翠幕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