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出自唐朝诗人苏舜钦的古诗作品《夏意》第三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别院深深夏席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注释】
1、觉(jué ):睡醒
【解说】
小院在宅庭幽深处,小院深深,曲径通幽,在这极清极静的环境中有小轩一座,竹席一领。诗人欹卧于其上,闲望户外,只见榴花盛开,透过帘栊,展现着明艳的风姿。当中夏亭午,而小院中仍清阴遍地,一片凉意。待到醒来时,只听得园林深处不时传来一两声流莺鸣啼的清韵。
【鉴赏】
夏季的白昼是漫长的,夏季的中午又是那么炎热,在夏季,午睡成为一种享受,诗人们也津津乐道午睡的舒适及醒来时的惬意。夏日的午睡,在诗人的笔下似乎是一种充满魅力的题材,自从陶渊明的“五六月中,北窗下卧,遇凉风暂至,自谓是羲皇上人”这名言传世后,午睡的各种情趣不断出现在诗中。如唐柳宗元《夏昼闲作》:“南州溽暑醉如酒,隐几熟眠开北牖。日午独觉无余声,山童隔竹敲茶臼。”宋张宛丘《夏日》:“黄帘绿幕断飞蝇,午影当轩睡未兴。枕稳海鱼镌紫石,扇凉山雪画青缯。”宋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这些轻松的诗句,与炎炎赤日、蒸人暑气成为截然不同的概念,体现出积极向上的热爱生活的情趣。苏舜钦这首《夏意》诗所表现的也是这一主题。
诗的前三句着力在炎热的夏天描绘出一派清幽的世界,以衬托午睡的舒适。第一句写午睡的场所,“深深”说明别院深幽寂静,因为寂静,而感到了“清”,体现出物我之间的通感,使人直观地感觉到在这里午睡的宜人。第二句写院外的环境。院内屋中是一味清凉,窗外榴花盛开,透过窗帘,仍能感觉到它艳丽的色彩。可以想象,诗人躺在席子上,榴花映照屋内,颜色柔和,带有催眠的作用。第三句把上两句所说加以综合,点出中午这个时间,说庭院深深,午时也绿阴遍地,凉意沁人。通过上面三句,午睡的各项条件都已具备,可接手写午睡了,诗却一下跳开,直接写梦醒,用笔灵活。梦醒后宁谧,又通过不时传来断续的莺声来反衬。睡醒后恬静舒适,睡觉时恬静舒适也就可想而知了,这就是诗人想表现的“夏意”。
全诗四句,围绕午睡写。前三句是午睡前,末句是午睡后,不直接写午睡,而午睡已包含在其中,用笔活泼跳脱。诗又句句切合夏日,不断利用色彩来表现景物,表达诗人满足的心情,与夏午本应给人的炎热与压抑成鲜明的对比。
八水皆南汇,群峰尽北蹲出自明朝诗人汪承爵的作品《登恒山云中天下脊》,其古诗全文如下: 云中天下脊,尤见此山尊。 八水皆南汇,群峰尽北蹲。 仙台临日迥,风窟护云屯。 剩有 【查看全文】
2 鸣俦啸匹侣,列坐竟长筵。连翩击鞠壤,巧捷惟万端的意思及全诗赏析鸣俦啸匹侣,列坐竟长筵。连翩击鞠壤,巧捷惟万端出自南北朝诗人曹植的作品《名都篇》,其古诗全文如下: 名都多妖女,京洛出少年。宝剑值千金,被服丽且鲜。 斗鸡东郊道,走马 【查看全文】
3 古壁生凝尘,羁魂梦中语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古壁生凝尘,羁魂梦中语出自唐朝诗人李贺的作品《伤心行咽咽学楚吟》,其古诗全文如下: 咽咽学楚吟,病骨伤幽素。 秋姿白发生,木叶啼风雨。 灯青兰膏歇,落照飞蛾舞。 古壁生 【查看全文】
4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出自唐朝诗人李煜的古诗作品《浪淘沙》的第一二句,其全文如下: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 【查看全文】
5 日落长沙秋色远,不知何处吊湘君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日落长沙秋色远,不知何处吊湘君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其一》,其古诗全文如下: 洞庭西望楚江分,水尽南天不见云。 日落长沙秋色远, 【查看全文】
6 稍离烟瘴近湘潭,疾病衰颓已不堪的意思及全诗赏析稍离烟瘴近湘潭,疾病衰颓已不堪出自宋朝诗人吕本中的作品《连州阳山归路》,其古诗全文如下: 稍离烟瘴近湘潭,疾病衰颓已不堪。 儿女不知来避地,强言风物胜江南。 【注释】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