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来百越纹身地,犹是音书滞一乡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2 08:54

  “共来百越纹身地,犹是音书滞一乡”出自唐朝诗人柳宗元的古诗作品《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第七八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
  共来百越纹身地,犹是音书滞一乡。
  【注释】
  1、共来:指和韩泰、韩华、陈谏、刘禹锡四人同时被贬远方。百越:即百粤,指当时五岭以南各少数民族地区
  2、文身:古代南方少数民族有在身上刺花纹的风俗。文:通“纹”,用作动词
  3、犹自:仍然是
  4、音书:音信
  5、滞:阻隔
  【翻译】
  眼前的浓雾渐渐散开,似乎能远远的望见汉阳城,还要独自漂泊一日就要回到家乡了。船上的一些商贾白天睡足了觉,只觉得外面风平浪静,晚上船夫与他谈话时,方听到阵阵潮声,而我,今夜注定无眠。秋意正浓,我的鬓发也渐渐斑白。内心急切的思归之情,只有对着明月默默倾诉。曾经家乡的旧业已随着连年战火烟消云散,耳边似乎还听到江边振振战鼓声。
  【赏析】
  颈联写“晚次鄂州”的联想。诗人情来笔至,借景抒怀:时值寒秋,正是令人感到悲凉的季节,无限的惆怅已使我两鬓如霜了;我人往三湘去,心却驰故乡,独对明月,归思更切!“三湘”,是诗人此行的目的地。而诗人的家乡则在万里之遥的蒲州(今山西永济)。秋风起,落叶纷下,秋霜落,青枫凋,诗人无赏异地的秋色之心,却有思久别的故乡之念。一个“逢”字,将诗人的万端愁情与秋色的万般凄凉联系起来,移愁情于秋色,妙合无垠。“万里归心对月明”,其中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有迢迢万里不见家乡的悲悲戚戚,亦有音书久滞萦怀妻儿的凄凄苦苦,真可谓愁肠百结,煞是动人肺腑。
  尾联写“晚次鄂州”的感慨,写诗人有家不可归,只得在异域他乡颠沛奔波的原因。最后二句,把忧心愁思更加地深化了:田园家计,事业功名,都随着不停息的战乱丧失殆尽,而烽火硝烟未灭,江上仍然传来干戈鸣响,战鼓声声。诗人虽然远离了沦为战场的家乡,可是他所到之处又无不是战云密布,这就难怪他愁上加愁了。诗的最后两句,把思乡之情与忧国愁绪结合起来,使此诗具有更大的社会意义。
  这首诗,诗人只不过截取了飘泊生涯中的一个片断,却反映了广阔的社会背景,写得连环承转,意脉相连,而且迂徐从容,曲尽情致。在构思上,不用典故来支撑诗架;在语言上,不用艳藻来求其绮丽;在抒情上,不用泼墨来露出筋骨。全诗淡雅而含蓄,平易而炽热,饶有韵味。


相关阅读
1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出自宋朝诗人辛弃疾的古诗作品《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第三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 【查看全文】

2 人言九事八为律,傥有江船吾欲东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人言九事八为律,傥有江船吾欲东出自宋朝诗人黄庭坚的作品《寺斋睡起桃李无言一再风》,其古诗全文如下: 桃李无言一再风,黄鹂惟见绿葱葱。 人言九事八为律,傥有江船吾欲东。 【查看全文】

3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古诗作品《登岳阳楼》第三四句,其全文如下: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 【查看全文】

4 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古风秦王扫六合》,其古诗全文如下: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明断自天启,大略驾群才。 收兵铸金 【查看全文】

5 相呼相应湘江阔,苦竹丛深日向西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相呼相应湘江阔,苦竹丛深日向西出自唐朝诗人郑谷的古诗作品《鹧鸪》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暖戏烟芜锦翼齐,品流应得近山鸡。 雨昏青草湖边过,花落黄陵庙里啼。 游子乍闻征袖 【查看全文】

6 阴阴绿润暗啼鸦。陌上断香车。红云深处春在,飞出建章花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阴阴绿润暗啼鸦。陌上断香车。红云深处春在,飞出建章花出自宋朝诗人吴文英的作品《诉衷情阴阴绿润暗啼鸦》,其古诗全文如下: 阴阴绿润暗啼鸦。陌上断香车。红云深处春在,飞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