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丛沙草群鸥散,万顷江田一鹭飞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2 08:54

  “数丛沙草群鸥散,万顷江田一鹭飞”出自唐朝诗人温庭筠的古诗作品《利州南渡》第五六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澹然空水对斜晖。曲岛苍茫接翠微。
  波上马嘶看棹去,柳边人歇待船归。
  数丛沙草群鸥散,万顷江田一鹭飞。
  谁解乘舟寻范蠡,五湖烟水独忘机。
  【注释】
  ⑴利州:唐代属山南西道,治所在今四川广元,嘉陵江流经其西北面。南渡:指渡嘉陵江。
  ⑵澹然:水波闪动的样子。对:一作“带”。
  ⑶翠微:指青翠的山气。
  ⑷“波上”句:指未渡的人,眼看着马鸣舟中,随波而去。波上:一作“坡上”。棹(zhào):船桨,代指船。
  ⑸“数丛”句:指船过草丛,惊散群鸥。
  ⑹范蠡:字少伯,春秋时楚国人,为越大夫,从越王勾践二十余年,助勾践灭吴国后,辞官乘舟而去,泛于五湖,莫知所终。
  ⑺五湖烟水:据《吴越春秋》称,范蠡功成身退,乘扁舟出入三江五湖,没人知道他最终到哪里去了。五湖,指太湖和它附近的几个湖,这里泛指江湖。忘机:旧谓鸥鹭忘机,这里有双关意,指心愿淡泊,与人无争。
  【翻译】
  江水粼粼斜映着夕阳的余晖,弯弯岛岸苍茫接连山坡绿翠。眼看人马已乘摆渡扬波而去,渡口柳下人群等待船儿回归。船过沙洲草丛群鸥四处惊散,水田万顷一只白鹭掠空孤飞。谁理解我驾舟寻范蠡的心意,五湖烟波唯他能忘世俗心机。
  【赏析】
  前面三联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充满生机的利州南渡图,作为餬口四方、疲于奔走的诗人摹然置身于这样的环境,不能不触景生情,遐想联翩。所以尾联偶然兴起了欲学范蠡急流勇退,放浪江湖的愿望。这两句的言外之意是,自己便有淡泊遗世,忘却机心之志,也没有人能够理会。
  温庭筠的诗中曾有“自笑谩怀经济策,不将心事许烟霞”(《郊居秋日有怀一二知己》)的自负与自嘲,这里却浩然有归隐之志,实际上是失意后的无奈之语。“独忘机”,其实并不能忘机。这一点和范蠡也是共通的。范蠡是因越王勾践难共安乐才辞官隐遁的。所以,两个人都可谓是极有机心的人。
  这首诗描写行旅在利州南渡时的所见所感,景物描写江中,岸上交递着墨,层次分明,色彩清丽,静中有动,栩栩如生,特别是颈联,是被人们传诵的写景名句。最后触景兴感,自然真切。全诗八句,无不与“水”相关,但清隽而不堆砌。在章法上,此诗别具一格,不落俗套。按照律诗的一般规律,前后四联,起承转合,各有所归。此诗前三联却递相承接,景物描写得很充分,意境幽远淡雅。尾联由写景转而遐思,但仍从“舟”、“水”絻结,以致转中有合,脉络依然清晰完整。有人说,温庭筠的以山水、行旅为题材的诗多感慨深切,气韵清澈,以这首诗来看,确实如此。


相关阅读
1 覆水再收岂满杯,弃妾已去难重回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覆水再收岂满杯,弃妾已去难重回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白头吟二首其一》,其古诗全文如下: 锦水东北流,波荡双鸳鸯。 雄巢汉宫树,雌弄秦草芳。 宁同万死碎绮翼,不忍云间两 【查看全文】

2 秦中岁云暮,大雪满皇州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秦中岁云暮,大雪满皇州出自唐朝诗人白居易的作品《秦中吟歌舞》,其古诗全文如下: 秦中岁云暮,大雪满皇州。 雪中退朝者,朱紫尽公侯。 贵有风雪兴,富无饥寒忧。 所营唯第宅 【查看全文】

3 穷通靡攸虑,憔悴由化迁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穷通靡攸虑,憔悴由化迁出自东晋诗人陶渊明的作品《岁暮和张常侍》,其古诗全文如下: 市朝凄旧人,骤骥感悲泉。 明旦非今日,岁暮余何言。 素颜敛光润,白发一已繁。 阔哉秦穆 【查看全文】

4 近清明,翠禽枝上消魂。可惜一片清歌,都付与黄昏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近清明,翠禽枝上消魂。可惜一片清歌,都付与黄昏出自宋朝诗人黄孝迈的作品《湘春夜月近清明》,其古诗全文如下: 近清明,翠禽枝上消魂。可惜一片清歌,都付与黄昏。欲共柳花 【查看全文】

5 黄莺也爱新凉好,飞过青山影里啼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黄莺也爱新凉好,飞过青山影里啼出自宋朝诗人徐玑的作品《新凉》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水满田畴稻叶齐,日光穿树晓烟低。 黄莺也爱新凉好,飞过青山影里啼。 【注释】 ①新凉 【查看全文】

6 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出自宋朝诗人周邦彦的古诗词作品《苏幕遮》第七八句,其全文如下: 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