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2 08:57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古诗作品《玉阶怨》第一二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注释】
  ⑴玉阶怨:乐府古题,是专写“宫怨”的曲题。郭茂倩《乐府诗集》卷四十三列于《相和歌辞·楚调曲》。
  ⑵罗袜:丝织的袜子。
  ⑶却下:回房放下。却:还。水晶帘:即用水晶石穿制成的帘子。
  ⑷“玲珑”句:虽下帘仍望月而待,以至不能成眠。玲珑:透明貌。玲珑,一作“聆胧”。聆胧:月光也。
  【翻译】
  玉砌的台阶夜里已滋生了白露,夜深久伫立露水便浸湿了罗袜。只好回到室内放下了水晶帘子,仍然隔着透明的帘子凝望秋月。
  【鉴赏】
  李白的这首宫怨诗,虽曲名标有“怨”字,诗作中却只是背面敷粉,全不见“怨”字。无言独立阶砌,以致冰凉的露水浸湿罗袜;以见夜色之浓,伫待之久,怨情之深。“罗袜”,表现出人的仪态、身份,有人有神。夜凉露重,罗袜知寒,不说人而已见人的幽怨如诉。二字似写实,实用曹植“凌波微步,罗袜生尘”意境。
  怨深,夜深,主人公不禁幽独之苦,由帘外到帘内,拉下帘幕之后,反又不忍使明月孤寂。似月怜人,似人怜月;而如果人不伴月,则又没有什么事物可以伴人。月无言,人也无言。但读者却深知人有无限言语,月也解此无限言语,而写来却只是一味望月。这正是“不怨之怨”,所以才显得愁怨之深。
  “却下”二字,以虚字传神,最为诗家秘传。此处一转折,似断实连;好像要一笔荡开,推却愁怨,实际上则是经此一转,字少情多,直入幽微。“却下”一词,看似无意下帘,而其中却有无限幽怨。本来主人公由于夜深、怨深,无可奈何而回到室内。入室之后,却又怕隔窗的明月照此室内幽独,因而拉下帘幕。帘幕放下来了,却更难消受这个凄苦无眠之夜,在更加无可奈何之中,却更要去隔帘望月。此时主人公的忧思不断在徘徊,直如李清照“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那种纷至沓来,这样的情思,作者用“却下”二字表达出来。“却”字直贯下句,“却下水晶帘”,“却去望秋月”,在这两个动作之间,有许多愁思转折反复,诗句字少情多,以虚字传神。中国古代诗艺中有“空谷传音”的手法,这是如此。“玲珑”二字,看似不经意的笔调,实际上极见功力。以月的玲珑,衬托人的幽怨,从反处着笔,全胜正面涂抹。
  诗中不见人物姿容与心理状态,而作者似也无动于衷,只以人物行动来表达含义,引读者步入诗情的最幽微之处,所以能不落言筌,为读者保留想象的余地,使诗情无限辽远,无限幽深。所以,这首诗体现出了诗家“不著一字,尽得风流”的真意。以叙人事的笔调来抒情,这很常见,也很容易;以抒情的笔调来写人,这很少见,也很难。
  契诃夫有“矜持”说,写诗的人也常有所谓“距离”说,两者非常近似,应合为一种说法。作者应与所写对象保持一定距离,并保持一定的“矜持”与冷静。这样一来,作品才没有声嘶力竭之弊,而有幽邃深远之美,写难状之情与难言之隐,使漫天的诗思充满全诗,却又在字句间捉摸不到。这首《玉阶怨》含思婉转,余韵如缕,正是这样的佳作。


相关阅读
1 高祖誓功衣带小,仙人占斗客槎轻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高祖誓功衣带小,仙人占斗客槎轻出自唐朝诗人罗隐的作品《黄河》,其古诗全文如下: 莫把阿胶向此倾,此中天意固难明。 解通银汉应须曲,才出昆仑便不清。 高祖誓功衣带小,仙人 【查看全文】

2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出自宋朝诗人苏轼的古诗词作品《水调歌头》的第一段,其全文如下: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 【查看全文】

3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_道德经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出自古典作品的作品《道德经》,其内容全文如下: 【原文】 谷神不死①,是谓玄牝②。玄牝之门③,是谓天地之根。绵绵呵④!其若存⑤!用之不堇⑥。 【翻译】 【查看全文】

4 西风稍急喧窗竹,停又续,腻脸悬双玉。几回邀约雁来时,违期,雁归,人不归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西风稍急喧窗竹,停又续,腻脸悬双玉。几回邀约雁来时,违期,雁归,人不归出自唐朝诗人阎选的作品《河传秋雨》,其古诗全文如下: 秋雨,秋雨,无昼无夜,滴滴霏霏。暗灯凉簟 【查看全文】

5 风生苹浦叶,露泣竹潭枝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风生苹浦叶,露泣竹潭枝出自唐朝诗人王勃的作品《泥溪弭棹凌奔壑》,其古诗全文如下: 弭棹凌奔壑,低鞭蹑峻岐。 江涛出岸险,峰磴入云危。 溜急船文乱,岩斜骑影移。 水烟笼翠 【查看全文】

6 花不语,水空流,年年拚得为花愁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花不语,水空流,年年拚得为花愁出自宋朝诗人晏几道的作品《鹧鸪天守得莲开结伴游》,其古诗全文如下: 守得莲开结伴游,约开萍叶上兰舟。来时浦口云随棹,采罢江边月满楼。 花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