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陵无限酒,醉杀洞庭秋”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古诗作品《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第三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刬却君山好,平铺湘水流。
巴陵无限酒,醉杀洞庭秋。
【注释】
1、巴陵:现湖南岳阳
2、醉杀:醉倒
【解说】
最好把君山给我铲去了,让湘江平平地流得更舒畅一些。这巴陵的洞庭湖水都是好酒啊,让山水一起醉个脸通红。
【鉴赏】
当两人碧波泛舟,开怀畅饮之际,举眼望去,兀立在洞庭湖中的君山,挡住湘水不能一泻千里直奔长江大海,就好像他人生道路上的坎坷障碍,破坏了他的远大前程。于是,发出了“刬却君山好,平铺湘水流”的奇想。他要铲去君山,表面上是为了让浩浩荡荡的湘水毫无阻拦地向前奔流,实际上这是抒发他心中的愤懑不平之气。他很希望能铲除世间的不平,让他自己和一切怀才抱艺之士有一条平坦的大道可走。然而,这毕竟是浪漫主义的奇思幻想。君山是铲不平的,世路仍然是崎岖难行,“何以解忧,惟有杜康”,还是只能尽情地喝酒,借酒消愁。诗人醉了,从醉眼里看洞庭湖中的碧波,好像洞庭湖水都变成了酒,而那君山上的红叶正是洞庭之秋的绯红的醉颜。
“巴陵无限酒,醉杀洞庭秋。”这两句诗,既是自然景色的绝妙的写照,又是诗人思想感情的曲折的流露,流露出他也希望像洞庭湖的秋天一样,用洞庭湖水似的无穷尽的酒来尽情一醉,借以冲去积压在心头的愁闷。这首诗,前后两种奇想,表面上似乎各自独立,实际上却有着内在联系,联系它们的纽带就是诗人壮志未酬的千古愁、万古愤。酒和诗都是诗人借以抒愤懑、豁胸襟的手段。只有处在这种心情下的李白,才能产生这样奇特的想象;也只有这样奇特的想象,才能充分表达此时此际李白的心情。
对君君不乐,花月奈愁何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金陵子南国新丰酒》,其古诗全文如下: 南国新丰酒,东山小妓歌。 对君君不乐,花月奈愁何。 【翻译】 有南国的美酒新丰酒,有 【查看全文】
2 我醉歌时君和,醉倒须君扶我,惟酒可忘忧。一任刘玄德,相对卧高楼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我醉歌时君和,醉倒须君扶我,惟酒可忘忧。一任刘玄德,相对卧高楼出自宋朝诗人苏轼的作品《水调歌头安石在东海》,其古诗全文如下: 安石在东海,从事鬓惊秋。中年亲友难别, 【查看全文】
3 客游倦水宿,风潮难具论。洲岛骤回合,圻岸屡崩奔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客游倦水宿,风潮难具论。洲岛骤回合,圻岸屡崩奔出自南北朝诗人谢灵运的作品《入彭蠡湖口》,其古诗全文如下: 客游倦水宿,风潮难具论。洲岛骤回合,圻岸屡崩奔。 乘月听哀狖 【查看全文】
4 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的意思及全诗赏析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出自唐朝诗人韩愈的古诗作品《题张十一旅舍三咏榴花》之中,其全诗文如下: 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 可怜此地无车马,颠倒青苔落绛英 【查看全文】
5 昆仑使者无消息,茂陵烟树生愁色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昆仑使者无消息,茂陵烟树生愁色出自唐朝诗人李贺的作品《昆仑使者》,其古诗全文如下: 昆仑使者无消息,茂陵烟树生愁色。 金盘玉露自淋漓,元气茫茫收不得。 麒麟背上石文裂, 【查看全文】
6 於我乎,每食四簋,今也每食不饱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於我乎,每食四簋,今也每食不饱出自于诗经作品《权舆》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於我乎,夏屋渠渠,今也每食无余。于嗟乎,不承权舆! 於我乎,每食四簋,今也每食不饱。于嗟乎,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