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出自唐朝诗人齐己的古诗作品《早梅》第一二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
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
【注释】
⑴孤根:单独的根,指梅树之根。孤:突出其独特个性
⑵暖独回:指阳气开始萌生
【翻译】
万木禁受不住严寒快要摧折,梅树汲取地下暖气生机独回。皑皑的白雪笼罩着山村乡野,昨夜一枝梅花欺雪傲霜绽开。
【鉴赏】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以清丽的语言,含蕴的笔触,刻画了梅花傲寒的品性,素艳的风韵,坚强地盛开,并以此寄托自己的意志。其状物清润素雅,抒情含蓄隽永。
首联即以对比的手法,描写梅花不畏严寒的秉性。“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是将梅花与“万木”相对照:在严寒的季节里,万木经受不住寒气的侵袭,简直要枝干摧折了,而梅树却像凝地下暖气于根茎,恢复了生机。“冻欲折”说法虽然略带夸张。然而正是万木凋摧之甚,才更有力地反衬出梅花“孤根独暖”的性格,同时又照应了诗题“早梅”。
第二联“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用字虽然平淡无奇,却很耐咀嚼。诗人以山村野外一片皑皑深雪,作为孤梅独放的背景,描摹出十分奇特的景象。“一枝开”是诗的画龙点睛之笔:梅花开于百花之前,是谓“早”;而这“一枝”又先于众梅,悄然“早”开,更显出此梅不同寻常。据《唐才子传》记载,齐己曾以这首诗求教于郑谷,诗的第二联原为“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郑谷读后说;“‘数枝’非‘早’也,未若‘一枝’佳。”齐己深为佩服,便将“数枝”改为“一枝”,并称郑谷为“一字师”。这虽属传说,但仍可说明“一枝”两字是极为精彩的一笔。此联象是描绘了一幅十分清丽的雪中梅花图:雪掩孤村,苔枝缀玉,那景象能给人以丰富的美的感受。“昨夜”二字,又透露出诗人因突然发现这奇丽景象而产生的惊喜之情;肯定地说“昨夜”开,明昨日日间犹未见到,又暗点诗人的每日关心,给读者以强烈的感染力。
相关阅读
1 陵晨并作新妆面,对客偏含不语情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陵晨并作新妆面,对客偏含不语情出自唐朝诗人韩愈的作品《戏题牡丹》,其古诗全文如下: 幸自同开俱阴隐,何须相倚斗轻盈。 陵晨并作新妆面,对客偏含不语情。 双燕无机还拂掠, 【查看全文】
2 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太_道德经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太出自古典作品的作品《道德经》,其内容全文如下: 【原文】 执大象①,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太②。乐与饵③,过客止,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 【查看全文】
3 闻道长安似弈棋,百年世事不胜悲的意思及全诗赏析闻道长安似弈棋,百年世事不胜悲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作品《秋兴闻道长安似弈棋》,其古诗全文如下: 闻道长安似弈棋,百年世事不胜悲。 王侯第宅皆新主,文武衣冠异昔时。 直北关 【查看全文】
4 世情已逐浮云散,离恨空随江水长的意思及全诗赏析世情已逐浮云散,离恨空随江水长出自唐朝诗人贾至的作品《巴陵夜别王八员外》,其古诗全文如下: 柳絮飞时别洛阳,梅花发后到三湘。 世情已逐浮云散,离恨空随江水长。 【注释】 【查看全文】
5 燕帘莺户,云窗雾阁,酒醒啼鸦。折得一枝杨柳,归来插向谁家的意思及全诗赏析燕帘莺户,云窗雾阁,酒醒啼鸦。折得一枝杨柳,归来插向谁家出自宋朝诗人张炎的作品《朝中措清明时节雨声哗》,其古诗全文如下: 清明时节雨声哗,潮拥渡头沙。翻被梨花冷看, 【查看全文】
6 子规啼月小楼西。玉钩罗幕,惆怅暮烟垂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子规啼月小楼西。玉钩罗幕,惆怅暮烟垂出自唐朝诗人李煜的古诗词作品《临江仙》第三四句,其全文如下: 樱桃落尽春归去,蝶翻轻粉双飞。子规啼月小楼西。玉钩罗幕,惆怅暮烟垂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