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帘莺户,云窗雾阁,酒醒啼鸦。折得一枝杨柳,归来插向谁家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0 10:00

  “燕帘莺户,云窗雾阁,酒醒啼鸦。折得一枝杨柳,归来插向谁家”出自宋朝诗人张炎的作品《朝中措·清明时节雨声哗》,其古诗全文如下:
  清明时节雨声哗,潮拥渡头沙。翻被梨花冷看,人生苦恋天涯。
  燕帘莺户,云窗雾阁,酒醒啼鸦。折得一枝杨柳,归来插向谁家。
  【注释】
  ①渡头:渡口。
  ②翻:却,表示转折。
  ③天涯:远离家乡的异地。
  ④燕帘莺户,云窗雾阁:借指歌楼舞榭。
  ⑤杨柳:古时清明节有家家户户门上插柳以祛邪的风俗。
  【翻译】
  清明时节,雨声响成一片。江水涨了,潮头淹没了渡口的沙滩。路旁,雪白的梨花冷淡地看着我走过,仿佛责怪我这个时候还在异乡游荡。在那燕舞莺啼的珠帘绣户,云裳雾鬓的朱阁琐窗。我喝醉了。醒来时,已是鸦噪夕阳的傍晚。临走时顺手折了一枝杨柳,回来后才醒悟:插到哪里才是呢——我在这里又没有家啊。
  【赏析】
  词的首句模声,次句写形,雨声水势,气氛极浓。同时它还意味着词人此刻不是坐在家中,而是身在郊野,不然怎能见到潮涌沙滩呢。
  第二句,雨洒梨花,本也是极美妙而又难得的一景,可是张炎并没有照实写来,而是反过来写梨花看人,而且是“冷看”。并且从她那冷淡的眼神中,词人还感受到一种责怪之意——人生于世能像你这样不思故土,而对他乡的山水花木如此痴情苦恋吗!这“遭遇”,这“责怪”,与词人冒雨出游之意,真是适得其反。而又有口难辩,上片至此也就戛然而止,可是无限辛酸,无限悲恨,尽在不言之中。这种赋予客观景物以情知而后翻写过来,更能收到曲笔深情、宛转有致的效果,因而在词中也就成了一种常用的手法。冒雨出游,观潮、赏花,本想借以忘忧,谁知”翻被梨花冷看”,没奈何,只有换个去处。
  第三句,“燕帘莺户,云窗雾阁”,是指歌妓舞女们所在之处。这意思是只有到那莺啼燕舞的珠帘绣户,云裳雾鬓的琐窗朱阁,在欢歌曼舞中一醉消愁。然而,醉乡虽好,难以久留,所谓“多少人间事,天涯醉又醒”。
  下一句便写酒醉醒来,只听得归鸦啼鸣。这声声鸦啼,更渲染出那酒醒客散的凄然之境,凄然之情。啊,自己也该归去,在归去的途中,他见到家家户户门上插着柳枝(古时有清明门上插新柳以祛灾的风俗),他也随手折了一枝杨柳,可是当他走到客舍门前,这才恍然醒悟——此处哪有自己的家门!这手中的柳枝能“插向谁家”?用一枝无处可插的杨柳,暗暗逗出。词人用笔举重若轻,不见着力,是那么自然融洽,又是那么言浅意深、幽怨伤怀,其用意之妙,笔墨之巧,也正体现了他的“末句最当留意,有有余不尽之意始佳”的理论。
  该词在表现上采取遣愁——增愁,也就是几番消愁愁更愁的矛盾,步步逼近主题,词的思路,情感的层次是很有条理的。词人往往用后面的个别词语,去暗示、交代前面省略的内容,只有把握全词,方可融会贯通。比如说,我们只有读到“酒醒”二字,才可了解“燕帘莺户,云窗雾阁”二句的全部含意;只有读到“归来”二字,方知上文云云,皆是出门之后的活动;只有读到“插向谁家”,方知这“归来”之处,亦非其家,方知全词所写乃客中遣愁。这些很不显眼的词语,一经词人的安排、组合,不仅成了前后照应、网络全篇的暗纽,而且还由此形成了一种以后示前、愈进愈明的结构。从而使那些寻常的题材,平易的语言,增添了婉转幽深的情韵。


相关阅读
1 自当安蹇劣,谁谓薄世荣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自当安蹇劣,谁谓薄世荣出自唐朝诗人韦应物的作品《幽居贵贱虽异等》,其古诗全文如下: 贵贱虽异等,出门皆有营。 独无外物牵,遂此幽居情。 微雨夜来过,不知春草生。 青山忽 【查看全文】

2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出自唐朝诗人王籍的古诗作品《入若耶溪》第五六句,其全文如下: 艅艎何泛泛,空水共悠悠。 阴霞生远岫,阳景逐回流。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此地动 【查看全文】

3 美酒樽中置千斛,载妓随波任去留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美酒樽中置千斛,载妓随波任去留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古诗词作品《江上吟》第二句,其全文如下: 木兰之枻沙棠舟,玉箫金管坐两头。 美酒樽中置千斛,载妓随波任去留。 仙人有待乘 【查看全文】

4 故人京洛满,何日复同游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故人京洛满,何日复同游出自唐朝诗人张谓的古诗作品《同王徵君湘中有怀》第七八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八月洞庭秋,潇湘水北流。 还家万里梦,为客五更愁。 不用开书帙,偏宜上酒 【查看全文】

5 还将两行泪,遥寄海西头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还将两行泪,遥寄海西头出自唐朝诗人孟浩然的古诗作品《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第七八句,其全文如下: 山暝听猿愁,沧江急夜流。 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 建德非吾土,维扬忆旧 【查看全文】

6 鹤鸣楚山静,露白秋江晓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鹤鸣楚山静,露白秋江晓出自唐朝诗人柳宗元的作品《与崔策登西山》,其古诗全文如下: 鹤鸣楚山静,露白秋江晓。 连袂度危桥,萦回出林杪。 西岑极远目,毫末皆可了。 重叠九疑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