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物凄凉拂曙流,汉家宫阙动高秋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2 09:10

  “云物凄凉拂曙流,汉家宫阙动高秋”出自唐朝诗人赵嘏的古诗作品《长安秋望》第一二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云物凄凉拂曙流,汉家宫阙动高秋。
  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
  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
  鲈鱼正美不归去,空戴南冠学楚囚。
  【注释】
  ⑴云物:即天上飘拂的云雾。凄清:指秋天到来后的那种乍冷未冷的微寒,也有萧索之意。清,一作“凉”。拂曙:拂晓,天要亮还未亮的时候。流:指移动。
  ⑵汉家宫阙:指唐朝的宫殿。动高秋:形容宫殿高耸,好像触动高高的秋空。
  ⑶残星,天将亮时的星星。雁横塞:因为是深秋,所以长空有飞越关塞的北雁经过。横,渡、越过。塞,关塞。
  【翻译】
  拂晓的云与攀在漫天游动,楼台殿阁高高耸立触天空。残星点点大雁南飞越关塞,悠扬笛声里我只身倚楼中。
  【鉴赏】
  这首七律,通过诗人望中的见闻,写深秋拂晓的长安景色和羁旅思归的心情。
  首联总揽长安全景。在一个深秋的拂晓,诗人凭高而望,眼前凄冷清凉的云雾缓缓飘游,全城的宫观楼阁都在脚下浮动,景象迷蒙而壮阔。诗中“凄清”二字,既属客观,亦属主观,秋意的清冷,实衬心境的凄凉。正是这两个字,为全诗定下了基调。
  颔联写仰观。“残星几点”是目见,“长笛一声”是耳闻:“雁横塞”取动势,“人倚楼”取静态。景物描写见闻动静的安排,颇见匠心。寥落的残星,南归的雁阵,这是秋夜将晓时天空中最具特征的景象;高楼笛声又为之作了饶有情韵的烘托。这两句意思是:晨曦初见,西半天上还留有几点残余的星光,北方空中又飞来一行避寒的秋雁。诗人的注意力正被这景象所吸引,忽闻一声长笛悠然传来,寻声望去,在那远处高高的楼头,依稀可见有人背倚栏杆吹奏横笛。笛声那样悠扬,那样哀婉:是在喟叹人生如晨星之易逝,还是因见归雁而思乡里、怀远人?吹笛人,你只管在抒写自己内心的衷曲,却可曾想到你的笛音竟这样地使闻者黯然神伤吗?这一联是赵嘏的名句。据《唐诗记事》卷五十六记载,诗人杜牧对此赞叹不已,因称赵嘏为“赵倚楼”。杜牧如此激赏,恐怕就是由于它选景典型、韵味清远的缘故。


相关阅读
1 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出自当代文学家毛泽东的古诗作品《七律登庐山》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一山飞峙大江边,跃上葱茏四百旋。 冷眼向洋看世界,热风吹雨洒江天。 【查看全文】

2 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出自宋代诗人苏轼的古诗作品《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第三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新凉。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 酒贱 【查看全文】

3 五岳祭秩皆三公,四方环镇嵩当中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五岳祭秩皆三公,四方环镇嵩当中出自唐朝诗人韩愈的作品《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其古诗全文如下: 五岳祭秩皆三公,四方环镇嵩当中。 火维地荒足妖怪,天假神柄专其雄。 【查看全文】

4 薄言采芑,于彼新田,于此中乡。方叔涖止,其车三千。旂旐央央,方叔率止。约軧错衡,八鸾玱玱。服其命服,朱芾斯皇,

薄言采芑,于彼新田,于此中乡。方叔涖止,其车三千。旂旐央央,方叔率止。约軧错衡,八鸾玱玱。服其命服,朱芾斯皇,有玱葱珩出自于诗经作品《采芑》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薄 【查看全文】

5 鹤瘦松青,精神与、秋月争明。德行文章,素驰日下声名。东山高蹈,虽卿相、不足为荣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鹤瘦松青,精神与、秋月争明。德行文章,素驰日下声名。东山高蹈,虽卿相、不足为荣出自宋朝诗人李清照的作品《新荷叶薄露初零》,其古诗全文如下: 薄露初零,长宵共、永昼分 【查看全文】

6 地风升卦_易经升卦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升卦出自古诗作品《易经六十四卦》,其释意如下: 【原文】 (巽下坤上)升①:元亨,用见大人,勿恤。南征吉。 初六:允升②,大吉。 九二:罕乃利用禴,无咎。 九三:升虚邑③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