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郡趋庭日,南楼纵目初”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古诗作品《登兖州城楼》第一二句,其全文如下:
东郡趋庭日,南楼纵目初。
浮云连海岱,平野入青徐。
孤嶂秦碑在,荒城鲁殿馀。
从来多古意,临眺独踌躇。
【注释】
1、兖州:唐代州名,在今山东省。杜甫父亲杜闲任兖州司马。邵注:兖州,鲁所都,汉以封共王余。《唐书》:兖州,鲁郡,属河南道。顾宸注:兖州,隋改为鲁郡,唐初复曰兖州,后又改鲁郡。仇兆鳌按:唐之兖州治瑕丘县,即今之嵫阳县也
2、东郡趋庭:到兖州看望父亲。《前汉志》:东郡,秦置,属兖州。隋孙万寿诗:“趋庭尊教义。”蔡梦弼曰:公父闲尝为兖州司马,公时省侍,故有“趋庭”句
3、初:初次。《晋书·庾亮传》:“乘秋夜往,共登南楼。”此借用其字
【解说】
我在来到兖州看望我父亲的日子里,初次登上城楼放眼远眺,飘浮的白云连接着东海和泰山,一马平川的原野直入青州和徐州。
【鉴赏】
首联点出登楼的缘由和时间。“东郡”,在汉代是兖州所辖九郡之一。“趋庭”用《论语·季氏》孔丘的儿子“鲤趋而过庭”的故事,指明是因探亲来到兖州,借此机会登城楼“纵目”观赏。“初”字确指这是首次登楼。
颔联写“纵目”所见形势。“海”指渤海,“岱”指泰山,都在青州境。兖、青、徐等州均在山东、江苏一带。“浮云”、“平野”四字,用烘托法表现兖与邻州都位于辽阔平野之中,浮云笼罩,难以分辨。“连”“入”二字从地理角度加以定向,兖州往东与海“连”接,往西伸“入”楚地。不但壮观,且传神。
相关阅读
1 星渐稀,漏频转,何处轮台声怨。香阁掩,杏花红,月明杨柳风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星渐稀,漏频转,何处轮台声怨。香阁掩,杏花红,月明杨柳风出自宋朝诗人牛峤的作品《更漏子星渐稀》,其古诗全文如下: 星渐稀,漏频转,何处轮台声怨。香阁掩,杏花红,月明 【查看全文】
2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出自唐朝诗人孟浩然的古诗作品《夏日南亭怀辛大》第三四句,其全文如下: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查看全文】
3 芳心向春尽,所得是沾衣的意思及全诗赏析芳心向春尽,所得是沾衣出自唐朝诗人李商隐的古诗作品《落花》第七八句,其全文如下: 高阁客竟去,小园花乱飞。 参差连曲陌,迢递送斜晖。 肠断未忍扫,眼穿仍欲稀。 芳心向春 【查看全文】
4 缦立远视,而望幸焉,有不得见者三十六年翻译赏析的意思及全诗赏析缦立远视,而望幸焉,有不得见者三十六年出自唐朝诗人杜牧的古诗作品《阿房宫赋》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 【查看全文】
5 人间长见画,老去恨空闻的意思及全诗赏析人间长见画,老去恨空闻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作品《观李固请司马弟山水图》,其古诗全文如下: 方丈浑连水,天台总映云。 人间长见画,老去恨空闻。 范蠡舟偏小,王乔鹤不群。 此 【查看全文】
6 山静似太古,日长如小年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山静似太古,日长如小年出自唐朝诗人唐庚的作品《醉眠》,其古诗全文如下: 山静似太古,日长如小年。 馀花犹可醉,好鸟不妨眠。 世味门常掩,时光簟已便。 梦中频得句,拈笔又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