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长见画,老去恨空闻”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作品《观李固请司马弟山水图》,其古诗全文如下:
方丈浑连水,天台总映云。
人间长见画,老去恨空闻。
范蠡舟偏小,王乔鹤不群。
此生随万物,何路出尘氛。
【注释】
①司马弟:李固的弟弟。
②方丈:又名方壶,古代传说中海上三座仙山之一。《史记·封禅书》载:“自齐威、宣、燕昭使人入海求蓬莱、方丈、瀛洲,此三神山者,其传在渤海中。”浑:全然。连水:山水相连。
③天台:即天台山,在今浙江省。
④范蠡:春秋时越国大臣。
⑤王乔:传说中的仙人王子乔。
⑥随万物:随着万物一同沉浮升迁。
⑦尘氛:世俗之气。
【翻译】
方丈山与茫茫大海连成一片,天台山总是在烟云中若隐若现。我常在人间的画卷中看到这样的美景。如今年纪大了,只能空闻,不能亲临其境。范蠡泛游太湖的船偏小,不能载我同游;王子乔所乘的仙鹤只有一只,不能度我飞升。我一生只能随波逐流,怎样才能摆脱这世俗之气呢。
【赏析】
这是杜甫在赏鉴了一幅山水画后所作的一首题画诗。首联以浪漫的笔调描写了画面的美景,将方丈、天台两座仙山与苍茫的大海、缥缈的烟云放在一起描绘,增强了画面的苍茫之感和神秘之气。此为虚笔描摹。接着诗人笔锋陡转,由虚入实,抒写了自己欣赏完画作之后的内心感受。面对如此神山胜境,诗人慨叹自己年华已老,不能亲自前去游览一番,只能在画中一饱眼福了。颈联承接上联的“老”、“空”二字进一步抒发感慨。画中轻舟荡漾,可惜舟小,容不下诗人同游;画中仙鹤长鸣,可惜只有一只,也不能带着诗人飞升。诗人面对画中美景,只能徒自怨叹。而画中之景愈美,诗人的心情愈低沉。这种“以美景衬哀情”的手法,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效果,将诗人内心的悲苦之情衬托得愈加强烈,顺势引出了尾联无可奈何的感叹:此生随万物,何路出尘氛。
一幅山水图,竟引无限情,“诗中无一字言怨,而隐然幽怨之意见于言外”。此诗采用虚实相间的笔法,意境开阔,文笔回荡,令人浮想联翩。
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出自唐朝诗人杜审言的古诗作品《和晋陵陆丞相早春游望》第一二句,其全文如下: 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气催黄鸟,晴光转 【查看全文】
2 含情欲语独无处,传与琵琶心自知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含情欲语独无处,传与琵琶心自知出自宋朝诗人王安石的作品《明妃曲明妃初嫁与胡儿》,其古诗全文如下: 明妃初嫁与胡儿,毡车百两皆胡姬。 含情欲语独无处,传与琵琶心自知。 【查看全文】
3 在昔无酒饮,今但湛空觞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在昔无酒饮,今但湛空觞出自宋朝诗人陶渊明的作品《拟挽歌辞在昔无酒饮》,其古诗全文如下: 在昔无酒饮,今但湛空觞。 春醪生浮蚁,何时更能尝。 肴案盈我前,亲旧哭我傍。 欲 【查看全文】
4 酒发雄谈,剑增奇气,诗吐惊人语。风云无便,未容黄鹄轻举的意思及全诗赏析酒发雄谈,剑增奇气,诗吐惊人语。风云无便,未容黄鹄轻举出自明朝诗人高启的作品《念奴娇策勋万里》,其古诗全文如下: 策勋万里,笑书生骨相,有谁相许?壮志平生还自负,羞 【查看全文】
5 前事顿非昔,故苑年光,浑与世相隔。向暮巷空人绝,残灯耿尘壁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前事顿非昔,故苑年光,浑与世相隔。向暮巷空人绝,残灯耿尘壁出自宋朝诗人吴文英的作品《应天长吴门元夕》,其古诗全文如下: 丽花斗靥,清麝溅尘,春声遍满芳陌。竟路障空云 【查看全文】
6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出自宋朝诗人、文学家汉乐府的古诗作品《十五从军征》第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