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欲从君无那老,将因卧病解朝衣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2 09:22

  “强欲从君无那老,将因卧病解朝衣”出自唐朝诗人王维的古诗词作品《赠郭给事》第七八句,其全文如下:
  洞门高阁霭余晖,桃李阴阴柳絮飞。
  禁里疏钟官舍晚,省中啼鸟吏人稀。
  晨摇玉佩趋金殿,夕奉天书拜琐闱。
  强欲从君无那老,将因卧病解朝衣。
  【注释】
  1、无那:无奈
  2、解朝衣:脱去朝服,指辞官
  【翻译】
  东门高阁凝聚着太阳的余辉,桃李盛开,柳絮飞扬。宫中钟声疏落已到傍晚,门下省中听得见鸟儿的鸣叫,往来的官吏稀少。早晨戴着玉饰恭恭敬敬地上朝,傍晚捧着皇帝的诏书朝拜回来。虽然勉力想追随你,无奈年老多病,将因为卧病而辞官退休
  【赏析】
  王维的后半生,虽然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然而在官场上却是“昆仲宦游两都,凡诸王驸马豪右贵势之门,无不拂席迎之。”(《旧唐书·王维传》)因此,在他的诗作中,这类应酬的题材甚多。这首诗,既颂扬了郭给事,同时也表达了王维想辞官隐居的思想。写法上,诗人又别具机杼。最突出的是捕捉自然景象,状物以达意,使那颂扬之情,完全寓于对景物的描绘中,从而达到了避俗从雅的艺术效果。 诗的前两句着意写郭给事的显达。第一句“洞门高阁”,是皇家的写照,“余晖”恰是皇恩普照的象征。第二句“桃李阴阴”,是说郭给事桃李满天下,而“柳絮飞”是指那些门生故吏个个飞扬显达。这样,前后两句,形象地描绘出郭给事上受皇恩之曝,下受门生故吏拥戴,突出了他在朝中的地位。
  诗的三、四句写郭给事居官的清廉闲静。如果说前两句的景状是华艳的,这两句就转为恬淡了。一个“疏”字,一个“稀”字,正好点染了这种闲静的气氛。诗人描写“省中啼鸟”这个现象,意味甚浓。一般说,官衙内总是政务繁忙,人来人往,现在居然可以听到鸟儿的鸣叫声,不正活画出郭给事为官的闲静吗?
  王维作诗,善于抓住自然界中平凡无奇的景或物,赋予它们某种象征意义。“省中啼鸟”,看起来是描写了景致,其实,是暗喻郭给事政绩卓著,时世太平,以致衙内清闲。虽是谀词,却不着一点痕迹。
  五、六两句,直接写郭给事本人。早晨朝服盛装,恭恭敬敬地去上朝面君,傍晚捧着皇帝的诏令向下宣达。他那恭谨的样子,有一个“趋”和一个“拜”字生动地描写出来了。“晨”、“夕”两字,则使人感到他时时紧随皇帝左右,处于怎样一种令人嘱目的地位!从全诗结构看,这里是极扬一笔,为最后点出全诗主旨作好准备。
  诗的末两句作了一个急转,从谦恭的语气中写出了诗人自己的意向:我虽想勉力追随你,无奈年老多病,还是让我辞官归隐吧!这是全诗的主旨,集中地反映了诗人的出世思想。唐人的很多酬赠诗中,往往在陈述了对酬者的仰慕之后,立即表达希冀引荐提拔的用意。然而王维此诗,却一反陈套,使人感到别开生面。
  这也是一首唱和诗,郭给事有诗给王维,所以王维就酬和。此类应酬性的诗,总是称赞对方,感慨自身的,这首诗即意在称道郭给事。首联写郭给事的显达。第一句写皇恩普照;第二句写他桃李满天下,门生显达。颔联写郭给事奉职贤劳,居官清廉闲静,所以吏人稀少,讼事无多,时世清平。颈联直接写郭给事本人,早晨盛装朝拜、傍晚捧诏下达,不辞辛劳。尾联感慨自己老病,无法相从,表达了诗人的出世思想。


相关阅读
1 但托意焦琴纨扇。莫鼓琵琶江上曲,怕荻花枫叶俱凄怨。云万叠,寸心远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但托意焦琴纨扇。莫鼓琵琶江上曲,怕荻花枫叶俱凄怨。云万叠,寸心远出自宋朝诗人刘过的作品《贺新郎老去相如倦》,其古诗全文如下: 老去相如倦。向文君、说似而今,怎生消遣 【查看全文】

2 将军欲以巧伏人,盘马弯弓惜不发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将军欲以巧伏人,盘马弯弓惜不发出自唐朝诗人韩愈的古诗作品《雉带箭》第三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原头火烧静兀兀,野雉畏鹰出复没。 将军欲以巧伏人,盘马弯弓惜不发。 地形渐 【查看全文】

3 方用忧人瘼,况自抱微痾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方用忧人瘼,况自抱微痾出自唐朝诗人韦应物的作品《新秋夜寄诸弟》,其古诗全文如下: 两地俱秋夕,相望共星河。 高梧一叶下,空斋归思多。 方用忧人瘼,况自抱微痾。 无将别来 【查看全文】

4 桃根杏叶,胶黏缃缥,几回凭阑人换。峨髻愁云,兰香腻粉,都为多情褪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桃根杏叶,胶黏缃缥,几回凭阑人换。峨髻愁云,兰香腻粉,都为多情褪出自宋朝诗人吴文英的作品《永遇乐春酌沈沈》,其古诗全文如下: 春酌沈沈,晚妆的的,仙梦游惯。锦溆维舟 【查看全文】

5 别样幽芬,更无浓艳催开处。凌波欲去,且为东风住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别样幽芬,更无浓艳催开处。凌波欲去,且为东风住出自清朝诗人纳兰性德的作品《点绛唇咏风兰》,其古诗全文如下: 别样幽芬,更无浓艳催开处。凌波欲去,且为东风住。 忒煞萧疏 【查看全文】

6 赤焰烧虏云,炎氛蒸塞空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赤焰烧虏云,炎氛蒸塞空出自唐朝诗人岑参的作品《经火山》,其古诗全文如下: 火山今始见,突兀蒲昌东。 赤焰烧虏云,炎氛蒸塞空。 不知阴阳炭,何独烧此中? 我来严冬时,山下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