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独钓一江秋”出自清朝诗人王士禛的古诗词作品《题秋江独钓图》第三四句,其全文如下:
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丈丝纶一寸钩。
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独钓一江秋。
【注释】
①蓑笠:蓑衣、笠帽。用草编织成的古时渔家、农民的防雨草衣;笠:用竹篾或芦秆篾片编织的帽子,也是渔家、农民防日晒、防雨淋的帽子。扁舟:小船
②丝纶:即丝织编成的钓鱼的绳子
③樽:酒杯。
④扁舟:小船
【翻译】
在一个秋高气爽、云淡风轻的日子里,我独自来到江边欣赏风景。在江边我发现了一只小船,一位渔人独自坐在小船上,身上披着一件大蓑衣,戴着一个金黄色的大斗笠,手上还拿着一根钓杆,上面有一根长长的丝线。身旁还摆着一樽酒。只见渔人抡起鱼竿,鱼钩在空中画出一道美丽的弧线,然后落进水里。渔人一动不动的坐着,眼睛紧紧盯着鱼竿,但等了许久却不见鱼儿上钩,他似乎有些失落,不禁大声唱起歌来,还拿起身边的一樽酒,边喝边唱,可能是在想:虽然没有一个人陪伴着我,我很孤独而且寂寞,但我可以一个人钓着这一江秋水欣赏这秋天的美景,逍遥而又自在。
【鉴赏】
这是一首题画诗。王士禛应朋友邀请,为一幅古代名画《秋江独钓图》题诗。这首诗仿造画中的意境,描写秋江边渔人独钓的逍遥。
全诗描写了一个渔夫打扮的人,在江上垂钓的情形:一件蓑衣、一项斗笠、一叶轻舟、一支钓竿,垂钓者一面歌唱,一面饮酒,垂钓的潇洒被刻画得活灵活现。虽然独自钓起一江的秋意,但逍遥中不免深藏几许萧瑟和孤寂。
前两句近乎白描,后两旬却有着无穷意味。图中看似不可能的“一曲高歌一樽酒”在作者的想象中展现出来。而最后一句“一人独钓一江秋”似是回归原图,但此“钓”已非彼“钓”了,赏一江秋景,感一江秋色,联想开去,那是一种感怀,或者说,最后一句已是“虚实相映”了。
再观全诗,九个“一”巧妙嵌入其中,将诗与图的意境表现得分毫不差,实在精彩!细细品味,这些个“一”用得多么贴切又多么有情趣啊!最后一句“一人独钓一江秋”,渔人钓的是鱼?是秋?是潇洒自在的生活?是无拘无束的心情?在诗人看来,这样的秋江独钓者,也就是真正懂得生活乐趣的人。
古人说:“诗中有画。”读了这首诗,该深有体会,它是一幅美丽的《秋江独钓图》。
顾盼莫谁知,荆扉昼常闭出自东晋诗人陶渊明的作品《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其古诗全文如下: 寝迹衡门下,邈与世相绝。 顾盼莫谁知,荆扉昼常闭。 凄凄岁暮风,翳翳经日 【查看全文】
2 展转不能寐,披衣起彷徨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展转不能寐,披衣起彷徨出自南北朝诗人曹丕的作品《杂诗漫漫秋夜长》,其古诗全文如下: 漫漫秋夜长,烈烈北风凉。 展转不能寐,披衣起彷徨。 彷徨忽已久,白露沾我裳。 俯视清 【查看全文】
3 不收金弹抛林外,却惜银床在井头的意思及全诗赏析不收金弹抛林外,却惜银床在井头出自唐朝诗人李商隐的作品《富平少侯》,其古诗全文如下: 七国三边未到忧,十三身袭富平侯。 不收金弹抛林外,却惜银床在井头。 彩树转灯珠错落 【查看全文】
4 冬尽西归满山雪,春初复来花满山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冬尽西归满山雪,春初复来花满山出自唐朝诗人王守仁的作品《春行》,其古诗全文如下: 冬尽西归满山雪,春初复来花满山。 白鸥乱浴清溪上,黄乌春色绿树间。 物色变迁随转眼,人 【查看全文】
5 少年侠气,交结五都雄。肝胆洞,毛发耸。立谈中,死生同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少年侠气,交结五都雄。肝胆洞,毛发耸。立谈中,死生同出自宋朝诗人贺铸的作品《六州歌头少年侠气》,其古诗全文如下: 少年侠气,交结五都雄。肝胆洞,毛发耸。立谈中,死生 【查看全文】
6 金吼霜钟彻,花催蜡炬销的意思及全诗赏析金吼霜钟彻,花催蜡炬销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作品《西阁三度期大昌严明府同宿不到》,其古诗全文如下: 问子能来宿,今疑索故要。 匣琴虚夜夜,手板自朝朝。 金吼霜钟彻,花催蜡炬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