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寻狡兔翻三窟,见射妖星落九天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2 09:25

  “看寻狡兔翻三窟,见射妖星落九天”出自唐朝诗人鲍溶的古诗作品《蔡平喜遇河阳马判官宽话别》第三四句,其全文如下:
  从事东军正四年,相逢且喜偃兵前。
  看寻狡兔翻三窟,见射妖星落九天。
  江上柳营回鼓角,河阳花府望神仙。
  秋风萧飒醉中别,白马嘶霜雁叫烟。
  【注释】
  1、无
  【解说】
  这首七律在写作艺术上以谋篇精巧取胜。这原是朋友间的酬应之作,写相逢,写离别,都是此类诗中应有之笔。但这次相逢的时机比较特殊,平蔡之役,关系到唐王朝的命运,这在当时是一件重要的国家大事。这也是诗人和马判官相逢中的主要话题。
  【鉴赏】
  诗的第一联,初步申明题面,既明点“蔡平”,也交代“相逢”。唐王朝的京都在长安,而以洛阳为东都。对淮西镇用兵,兵力都结集在洛阳周围,所以称为“东军”。“偃兵”,指偃武修文。封建时代的中央政权,讨平叛乱后,按惯例须以偃武修文作标榜。在这里,诗人只不过交代了相逢的时间,恰在“蔡平”之后而已,并不是说唐王朝真能马上“偃兵”。吴元济虽被活捉,其他强藩尚在,形势不容乐观,唐王朝虽欲“偃兵”而不可能,这是明摆着的事实。
  第二联承上对“蔡平”唱起了赞歌。吴元济盛时,领申、光、蔡三州,其中蔡州的城防特别巩固,吴本人常驻蔡州,自以为可以高枕无忧。诗中把李愬雪夜入蔡州活捉吴元济比之为翻三窟而寻狡兔,显得非常贴切。妖星自九天而落,自指擅作威福的吴元济之束手就擒。句中着一“射”字,是对裴度调度有方、李愬智勇兼备的高度赞扬。


相关阅读
1 一点烽传散关信,两行雁带杜陵秋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一点烽传散关信,两行雁带杜陵秋出自唐朝诗人陆游的作品《秋晚登城北门》,其古诗全文如下: 幅巾藜杖北城头,卷地西风满眼愁。 一点烽传散关信,两行雁带杜陵秋。 山河兴废供搔 【查看全文】

2 闻道商山余四老,橘中自酿秋醅。试呼名品细推排。重重香腑脏,偏殢圣贤杯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闻道商山余四老,橘中自酿秋醅。试呼名品细推排。重重香腑脏,偏殢圣贤杯出自宋朝诗人辛弃疾的作品《临江仙和叶仲洽赋羊桃》,其古诗全文如下: 忆醉三山芳树下,几曾风韵忘怀 【查看全文】

3 四百年来成一梦,堪愁,晋代衣冠成古丘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四百年来成一梦,堪愁,晋代衣冠成古丘出自宋朝诗人王安石的作品《南乡子自古帝王州》,其古诗全文如下: 自古帝王州,郁郁葱葱佳气浮。四百年来成一梦,堪愁,晋代衣冠成古丘 【查看全文】

4 行尽九州四海,笑粉粉、落花飞絮。临江一见,谪仙风采,无言心许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行尽九州四海,笑粉粉、落花飞絮。临江一见,谪仙风采,无言心许出自宋朝诗人苏轼的作品《水龙吟古来云海茫茫》,其古诗全文如下: 古来云海茫茫,道山绛阙知何处。人间自有, 【查看全文】

5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出自唐朝诗人陈子昂的古诗作品《登幽州台歌》第一二句,其全诗文如下: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注释】 ⑴幽州:古十 【查看全文】

6 渐解狂朋欢意少。奈犹被、思牵情绕。座上琴心,机中锦字,觉最萦怀抱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渐解狂朋欢意少。奈犹被、思牵情绕。座上琴心,机中锦字,觉最萦怀抱出自宋朝诗人周邦彦的作品《氐州第一波落寒汀》,其古诗全文如下: 波落寒汀,村渡向晚,遥看数点帆小。乱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