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掩嚬红楼,无论数绿钱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2 09:26

  “不掩嚬红楼,无论数绿钱”出自唐朝诗人杨炯的古诗作品《有所思》第五六句,其全文如下:
  贱妾留南楚,征夫向北燕。
  三秋方一日,少别比千年。
  不掩嚬红楼,无论数绿钱。
  相思明月夜,迢递白云天。
  【注释】
  1、无
  【解说】
  这首诗,格律工整,韵调和谐,色彩绚烂。“红楼”、“绿钱”、“明月”、“白云”,斑烂多彩,媚而不俗。“三秋”、“一日”、“少别”、“千年”,数量词叠加,意境深入而不觉得堆砌繁冗。仅仅八句诗,完美地雕刻出一位思妇的鲜活形象,情意缠绵悱恻,令人怦然心动。
  【鉴赏】
  颈联“不掩嚬红楼,无论数绿钱”。承上“分别”而转,用特写的镜头描写思妇的行为举止。上句“不掩嚬红楼”,“嚬”即“皱眉”义。“红”颜色词,在中国古代诗歌中,往往把最美的东西与悲情联系在一起。比如李白的《将进酒》:“清樽美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就是把美好的事物与悲情结合起来,以此突出悲情。这里,诗人描写思妇一个人坐在红楼上,愁眉紧蹙的样子。其中“不掩”二字用得很妙,它表现出思妇因思念而不掩饰不住自己的愁绪状态。下句“无论数绿钱”。其中“绿钱”一词,就如沈约在《冬节后至丞相第诣世子车中作》写道的“宾阶绿钱满,客住紫苔生”一样,指的是苔藓之类的东西,往往借此表现孤独寂寞的环境。这里,诗人就借“苔藓”描写思妇的孤独落寞的感受。特别要注意的是,诗人在“数绿钱”前添加“无论”二字,“无论”即“不用说”之意。也就是说,“不掩嚬红楼”结果怎样,最终征人不会回来,不用说,而今的思妇只有通过“数绿钱”来打发这寂寞的日子。因此,“无论”一词看来是很平淡的,但却增添了思妇的哀愁。
  尾联“相思明月夜,迢递白云天”。这是诗歌的情感集中表现。“明月”寄相思之情。在中国诗歌中,“明月”这一意象出现的频率很高的。我们知道,“明月”本来无所谓情意的,但皓月悬空的夜晚,往往会引发人们无尽的牵挂与思念。李白《静夜思》中写道:“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相思之情油然而生。最后成为公众的审美意象。下句“迢递白云天”,“白云天”描写了天空朵朵白云,悠悠飘荡的美景。在中国古代诗歌文化中,“白云”这一意象,因其飘荡,往往原来比喻游子在外漂泊。如,李白《送友人》中“白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就是这样的意思。其中,“迢递”照应了“贱妾留南楚,征夫向北燕”中的“南”与“北”而形成的物理距离。这里,诗人以景结情,不但形象生动,而且把思妇与征人之间的“相思”之情表现得更加炽烈,诗歌的审美意味更加深邃。


相关阅读
1 玉盆纤手弄清泉,琼珠碎却圆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玉盆纤手弄清泉,琼珠碎却圆出自宋代诗人苏轼的古诗作品《阮郎归初夏》第三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绿槐高柳咽新蝉,薰风初入弦。碧纱窗下水沈烟,棋声惊昼眠。 微雨过,小荷翻 【查看全文】

2 嗟哉生计一如此,谬入王民版籍论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嗟哉生计一如此,谬入王民版籍论出自宋朝诗人梅尧臣的古诗词作品《小村》第七八句,其全文如下: 淮阔州多忽有村,棘篱疏败漫为门。 寒鸡得食自呼伴,老叟无衣犹抱孙。 野艇鸟翘 【查看全文】

3 一闭昭阳春又春。夜寒宫漏永,梦君恩。卧思陈事暗销魂。罗衣湿,红袂有啼痕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一闭昭阳春又春。夜寒宫漏永,梦君恩。卧思陈事暗销魂。罗衣湿,红袂有啼痕出自唐朝诗人韦庄的作品《小重山一闭昭阳春又春》,其古诗全文如下: 一闭昭阳春又春。夜寒宫漏永, 【查看全文】

4 情知此后来无计,强说欢期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情知此后来无计,强说欢期出自清朝诗人纳兰性德的古诗作品《采桑子而今才道当时错》之中,其全诗文如下: 而今才道当时错,心绪凄迷。红泪偷垂,满眼春风百事非。 情知此后来无 【查看全文】

5 不如饮待奴先醉,图得不知郎去时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不如饮待奴先醉,图得不知郎去时出自宋朝诗人夏竦的作品《鹧鸪天镇日无心扫黛眉》,其古诗全文如下: 镇日无心扫黛眉,临行愁见理征衣。尊前只恐伤郎意,阁泪汪汪不敢垂。 停宝 【查看全文】

6 马上离魂衣上泪。各自个、供憔悴。问江路梅花开也未?春到也、须频寄。人到也、须频寄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马上离魂衣上泪。各自个、供憔悴。问江路梅花开也未?春到也、须频寄。人到也、须频寄出自宋朝诗人程垓的作品《酷相思月挂霜林寒欲坠》,其古诗全文如下: 月挂霜林寒欲坠。正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