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出自唐朝诗人韩愈的古诗作品《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第三四句,其全文如下: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注释】
⑴左迁:降职,贬官,指作者被贬到潮州。蓝关:在蓝田县南。《地理志》:“京兆府蓝田县有蓝田关。”湘:韩愈的侄孙韩湘,字北渚,韩愈之侄,韩老成的长子,长庆三年(823年)进士,任大理丞。韩湘此时27岁,尚未登科第,远道赶来从韩愈南迁。
⑵一封:指一封奏章,即《论佛骨表》。朝(zhāo)奏:早晨送呈奏章。九重(chóng)天:古称天有九层,第九层最高,此指朝廷、皇帝。
⑶路八千:泛指路途遥远。八千,不是确数。
⑷“欲为”二句:想替皇帝除去有害的事,哪能因衰老就吝惜残余的生命。弊事:政治上的弊端,指迎佛骨事。肯:岂肯。衰朽(xiǔ):衰弱多病。惜残年:顾惜晚年的生命。圣明,指皇帝。
【翻译】
一篇谏书早朝上奏给皇帝,晚上就被贬官到路途遥远的广东去。想替皇上除去有害的事,哪能因衰老就吝惜残余的生命。
【赏析】
诗人韩愈一生,以辟佛为己任。这首诗和《谏迎佛骨表》珠联璧合,相得益彰,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前四句写祸事缘起,冤屈之意毕见。首联直抒自己获罪被贬的原因。他很有气概地说,这个“罪”是自己主动招来的。就因那“一封书”之罪,所得的命运是“朝奏”而“夕贬”。且一贬就是八千里。但是既本着“佛如有灵,能作祸祟,凡有殃咎,宜加臣身”(《谏佛骨表》)的精神,则虽遭获严惩亦无怨悔。
三、四句直书“除弊事”,认为自己是正确的,申述了自己忠而获罪和非罪远谪的愤慨 ,富有胆识。尽管招来一场弥天大祸,他仍旧是“肯将衰朽惜残年”,且老而弥坚,使人如见到他的刚直不阿之态。五、六句就景抒情,情悲且壮。韩愈在一首哭女之作中写道:“以罪贬潮州刺史,乘驿赴任;其后家亦谴逐,小女道死,殡之层峰驿旁山下。”可知他当日仓猝先行,告别妻儿时的心情如何。韩愈为上表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家何在”三字中,有他的血泪和愤怒。
相关阅读
1 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翻译赏析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出自屈原的古诗作品《离骚》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 【查看全文】
2 或看翡翠兰苕上,未掣鲸鱼碧海中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或看翡翠兰苕上,未掣鲸鱼碧海中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作品《戏为六绝句才力应难跨数公》,其古诗全文如下: 才力应难跨数公,凡今谁是出群雄。 或看翡翠兰苕上,未掣鲸鱼碧海中。 【查看全文】
3 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出自唐朝诗人罗隐的古诗作品《西施》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 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 【翻译】 历 【查看全文】
4 凝伫。望涓涓一水,梦到隔花窗户。十年旧事,尽消得、庾郎愁赋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凝伫。望涓涓一水,梦到隔花窗户。十年旧事,尽消得、庾郎愁赋出自宋朝诗人周密的作品《长亭怨慢记千竹》,其古诗全文如下: 记千竹、万荷深处。绿净池台,翠凉亭宇。醉墨题香 【查看全文】
5 柴门杂树向千株,丹橘黄甘此地无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柴门杂树向千株,丹橘黄甘此地无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作品《寒雨朝行视园树》,其古诗全文如下: 柴门杂树向千株,丹橘黄甘此地无。 江上今朝寒雨歇,篱中秀色画屏纡。 桃蹊李径年 【查看全文】
6 江湖多风波,舟楫恐失坠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江湖多风波,舟楫恐失坠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古诗作品《梦李白其二》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 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 告归常局促,苦道来不易。 江湖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