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2 09:30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出自清朝诗人林则徐的古诗作品《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第三四句,其全文如下:
  力微任重久神疲,再竭衰庸定不支。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谪居正是君恩厚,养拙刚于戍卒宜。
  戏与山妻谈故事,试吟断送老头皮。
  【注释】
  1、苟利:郑国大夫子产改革军赋,受到时人的诽谤,子产曰:“何害!苟利社稷,死生以之。”(见《左传·昭公四年》)诗语本此。以,用,去做
  【翻译】
  我能力低微而肩负重任,早已感到精疲力尽。一再担当重任,以我衰老之躯,平庸之才,是定然不能支撑了。如果对国家有利,我将不顾生死。难道能因为有祸就躲避、有福就上前迎受吗?
  【赏析】
  唐末诗人林宽有这样两句诗:“莫言马上得天下,自古英雄皆解诗。”古往今来,确有不少能“解诗”的英雄,唐末农民起义领袖黄巢就是其中突出的一个。自从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名句一出,菊花就和孤标傲世的高士、隐者结下了不解之缘,几乎成了封建文人孤高绝俗精神的一种象征。黄巢的菊花诗,却完全脱出了同类作品的窠臼,表现出全新的思想境界和艺术风格。
  第一句写满院菊花在飒飒秋风中开放。“西风”点明节令,逗起下句;“满院”极言其多。说“栽”而不说“开”,是避免与末句重韵,同时“栽”字本身也给人一种挺立劲拔之感。写菊花迎风霜开放,以显示其劲节,这在文人的咏菊诗中也不难见到;但“满院栽”却不同于文人诗中菊花的形象。无论是表现“孤标傲世”之情,“孤高绝俗”之态或“孤孑无伴”之感,往往脱离不了一个“孤”字。黄巢的诗独说“满院栽”,是因为在他心目中,这菊花是劳苦大众的象征,与“孤”字无缘。
  菊花迎风霜开放,固然显出它的劲节,但时值寒秋,“蕊寒香冷蝶难来”,却是极大的憾事。在飒飒秋风中,菊花似乎带着寒意,散发着幽冷细微的芳香,不象在风和日丽的春天开放的百花,浓香竞发,因此蝴蝶也就难得飞来采掇菊花的幽芳了。在旧文人的笔下,这个事实通常总是引起两种感情:孤芳自赏与孤孑不偶。作者的感情有别于此。在他看来,“蕊寒香冷”是因为菊花开放在寒冷的季节,他自不免为菊花的开不逢时而惋惜、而不平。


相关阅读
1 楚山修竹如云,异材秀出千林表。龙须半翦,凤膺微涨,玉肌匀绕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楚山修竹如云,异材秀出千林表。龙须半翦,凤膺微涨,玉肌匀绕出自宋朝诗人苏轼的作品《水龙吟赠赵晦之吹笛侍儿》,其古诗全文如下: 楚山修竹如云,异材秀出千林表。龙须半翦 【查看全文】

2 明知边地苦,贱妾何能久自全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明知边地苦,贱妾何能久自全出自唐朝诗人陈琳的作品《饮马长城窟行水寒伤马骨》,其古诗全文如下: 饮马长城窟,水寒伤马骨。 往谓长城吏,慎莫稽留太原卒! 官作自有程,举筑谐 【查看全文】

3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古诗作品《前出塞九首其六》第一二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 【查看全文】

4 玉玺不缘归日角,锦帆应是到天涯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玉玺不缘归日角,锦帆应是到天涯出自唐朝诗人李商隐的古诗作品《隋宫》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紫泉宫殿锁烟霞,欲取芜城作帝家。 玉玺不缘归日角,锦帆应是到天涯。 于今腐草无 【查看全文】

5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的道理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出自唐朝诗人刘禹锡的古诗作品《陋室铭》的第一二句,其全文如下: 【原文】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 【查看全文】

6 露凉时、零乱多少寒螀,神京远,惟有蓝桥路近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露凉时、零乱多少寒螀,神京远,惟有蓝桥路近出自宋朝诗人晁补之的作品《洞仙歌泗州中秋作》,其古诗全文如下: 青烟幂处,碧海飞金镜。永夜闲阶卧桂影。露凉时、零乱多少寒螀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