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枝惊暗鹊,露草覆寒虫”出自唐朝诗人戴叔伦的古诗作品《江乡故人偶集客舍》第五六句,其全文如下:
天秋月又满,城阙夜千重。
还作江南会,翻疑梦里逢。
风枝惊暗鹊,露草覆寒虫。
羁旅长堪醉,相留畏晓钟。
【注释】
1、江乡:江南的故乡。
1、城阙(què):指长安。阙,宫门前的望楼。
2、会:聚会
3、翻:意同“反”。
4、风枝:风吹动树枝。
5、泣寒虫:指秋虫在草中啼叫如同哭泣。
6、羁(jī)旅:留滞他乡。
7、晓钟:报晓的钟声。
【翻译】
秋月又一次盈满,城中夜色深浓。你我在江南相会,我怀疑是梦中相逢。晚风吹动树枝,惊动了栖息的鸟鹊。秋草披满霜露,伴随着悲吟的寒虫。你我客居他乡,应该畅饮以排遣愁闷,留你长饮叙旧,只担心天晓鸣钟。
【赏析】
首联和颔联写相逢,并交代了相聚的时间、地点。首联一个“满”字,写出了秋月之状。颔联则极言相聚的出其不意,实属难得。诗人作客在外,偶然与同乡聚会,竟怀疑是在做梦。这两句充分表现了诗人惊喜交集的感情。
颈联和尾联伤别离。颈联两句紧紧围绕“秋”字写景,秋风吹得树枝飘摇,惊动了栖息的鸟鹊;秋季霜露很重,覆盖了深草中涕泣的寒虫,到处都能感觉到秋的寒意和肃杀,在渲染气氛的同时也烘托出诗人客居他乡生活的凄清,以及身世漂泊和宦海沉浮之痛;诗人借用曹操的短歌行中的典故,写出自己与故友分别之苦。他们的异乡羁旅生活都很凄苦,相逢不易,于是一起欢聚畅饮,长夜叙谈,最后,诗人又以害怕天亮就要分手作结,这一切充分表现出诗人对同乡聚会的珍惜和同乡深厚的友情。末句意境悠远,语短情长。
这首诗的首联交代了时间(秋夜)和地点(长安),颔联写欣喜之中疑是梦中相遇,“还作”和“翻疑”四个字生动传神,表现了诗人的凄苦心情。颈联描写秋月萧瑟的景象,化用了曹操《短歌行》:“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含义深刻,表现了诗人客居中的辛酸之情。尾联“羁旅长堪醉,相留畏晓钟”中的“长”和“畏”二字运用得极为恰到好处,“长”字意谓宁愿长醉不愿醒来,只有这样,才能忘却痛苦,表现了诗人的颠沛流离之苦;“畏”字意谓害怕听到钟声,流露出诗人怕夜短天明,晨钟报晓,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依依惜别的心情。全诗语言精炼,层次分明,对仗工整,情景结合,意蕴凄美。
相关阅读
1 东风且伴蔷薇住,到蔷薇、春已堪怜。更凄然,万绿西泠,一抹荒烟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东风且伴蔷薇住,到蔷薇、春已堪怜。更凄然,万绿西泠,一抹荒烟出自宋朝诗人张炎的作品《高阳台西湖春感》,其古诗全文如下: 接叶巢莺,平波卷絮,断桥斜日归船。能几番游? 【查看全文】
2 夕阳道中。叹秋色、与愁浓。寂寞三千粉黛,临鉴妆慵。施朱太赤,空惆怅、教妾若为容。花易老、烟水无穷的意思及全诗赏夕阳道中。叹秋色、与愁浓。寂寞三千粉黛,临鉴妆慵。施朱太赤,空惆怅、教妾若为容。花易老、烟水无穷出自宋朝诗人赵昂的作品《婆罗门引暮霞照水》,其古诗全文如下: 暮霞照 【查看全文】
3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_道德经的意思及全诗赏析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出自古典作品的作品《道德经》,其内容全文如下: 【原文】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①。大小多少②。报怨以德③。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 【查看全文】
4 银山碛口风似箭,铁门关西月如练的意思及全诗赏析银山碛口风似箭,铁门关西月如练出自唐朝诗人岑参的作品《银山碛西馆》,其古诗全文如下: 银山碛口风似箭,铁门关西月如练。 双双愁泪沾马毛,飒飒胡沙迸人面。 丈夫三十未富贵 【查看全文】
5 步层丘翠莽,登高处、更春寒。渐晚色催阴,风花弄雨,愁起阑干。惊翰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步层丘翠莽,登高处、更春寒。渐晚色催阴,风花弄雨,愁起阑干。惊翰出自宋朝诗人吴文英的作品《木兰花慢重游虎丘》,其古诗全文如下: 步层丘翠莽,登高处、更春寒。渐晚色催 【查看全文】
6 身囚缘彩翠,心苦为分明的意思及全诗赏析身囚缘彩翠,心苦为分明出自唐朝诗人白居易的作品《鹦鹉竟日语还默》,其古诗全文如下: 竟日语还默,中宵栖复惊。 身囚缘彩翠,心苦为分明。 暮起归巢思,春多忆侣声。 谁能坼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