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巾”出自唐朝诗人孟浩然的古诗作品《与诸子登岘山》第七八句,其全文如下: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
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巾。
【注释】
⑴岘(xiàn)山:一名岘首山,在今湖北襄阳以南。诸子:指诗人的几个朋友。
⑵代谢:交替变化。
⑶往来:旧的去,新的来。
⑷复登临:对羊祜曾登岘山而言。羊祜镇守襄阳时,常与友人到岘山饮酒诗赋,有过江山依旧人事短暂的感伤。登临:登山观看。
⑸鱼梁:沙洲名,在襄阳鹿门山的沔水中。
⑹梦泽:云梦泽,古大泽,即今江汉平原。
⑺尚:一作“字”。
⑻羊公碑:后人为纪念西晋名将羊祜而建。
【翻译】
人间世事不停地交替变换,时光往来流逝就成为古今。江山各处保留的名胜古迹,而今我们又可以登攀亲临。渔梁洲因水落而露出江面,云梦泽由天寒而迷濛幽深。羊祜碑如今依然巍峨矗立,读罢碑文泪沾襟无限感伤。
【鉴赏】
这是一首吊古伤今的诗。所谓吊古,是凭吊岘首山的羊公碑。据《晋书·羊祜传》,羊祜镇荆襄时,常到此山置酒言咏。有一次,他对同游者喟然叹曰:“自有宇宙,便有此山,由来贤达胜士,登此远望如我与卿者多矣,皆湮灭无闻,使人悲伤!”羊祜生前有政绩,死后,襄阳百姓于岘山建碑立庙,“岁时飨祭焉。望其碑者,莫不流涕。”作者登上岘首山,见到羊公碑,自然会想到羊祜。由吊古而伤今,不由感叹起自己的身世来。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是一个平凡的真理。大至朝代更替,小至一家兴衰,以及人们的生老病死、悲欢离合,人事总是在不停止地变化着,没有谁没有感觉到。寒来暑往,春去秋来,时光也在不停止地流逝着,这也没有谁没有感觉到。首联凭空落笔,似不着题,却引出了作者的浩瀚心事。
第二联紧承第一联。“江山留胜迹”是承“古”字,“我辈复登临”是承“今”字。作者的伤感情绪,便是来自今日的登临。
第三联写登山所见。“浅”指水,由于“水落”,鱼梁洲更多地呈露出水面,故称“浅”;“深”指梦泽,辽阔的云梦泽,一望无际,令人感到深远。登山远望,水落石出,草木凋零,一片萧条景象。作者抓住了当时当地所特有的景物,提炼出来,既能表现出时序为严冬,又烘托了作者心情的伤感。
末两句将“岘山”扣实。“羊公碑尚在”,一个“尚”字,十分有力,它包含了复杂的内容。羊祜镇守襄阳,是在晋初,而孟浩然写这首诗却在盛唐,中隔四百余年,朝代的更替,人事的变迁,是非常巨大的。然而羊公碑却还屹立在岘首山上,令人敬仰。与此同时,又包含了作者伤感的情绪。四百多年前的羊祜,为国(指晋)效力,也为人民做了一些好事,是以名垂千古,与山俱传;想到自己至今仍为“布衣”,无所作为,死后难免湮没无闻,这和“尚在”的羊公碑,两相对比,令人伤感,因之,就不免“读罢泪沾襟”了。
相关阅读
1 却羡卞和双刖足,一生无复没阶趋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却羡卞和双刖足,一生无复没阶趋出自唐朝诗人李商隐的作品《任弘农尉献州刺史乞假还京》,其古诗全文如下: 黄昏封印点刑徒,愧负荆山入座隅。 却羡卞和双刖足,一生无复没阶趋 【查看全文】
2 夜郎天外怨离居,明月楼中音信疏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夜郎天外怨离居,明月楼中音信疏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南流夜郎寄内》,其古诗全文如下: 夜郎天外怨离居,明月楼中音信疏。 北雁春归看欲尽,南来不得豫章书。 【注释】 ① 【查看全文】
3 二子乘舟,泛泛其景。愿言思子,中心养养的意思及全诗赏析二子乘舟,泛泛其景。愿言思子,中心养养出自于诗经作品《二子乘舟》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二子乘舟,泛泛其景。愿言思子,中心养养! 二子乘舟,泛泛其逝。愿言思子,不瑕有害 【查看全文】
4 两岸人家微雨后,收红豆,树底纤纤抬素手的意思及全诗赏析两岸人家微雨后,收红豆,树底纤纤抬素手出自唐朝诗人欧阳炯的作品《南乡子路入南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路入南中,桄榔叶暗蓼花红。两岸人家微雨后,收红豆,树底纤纤抬素手 【查看全文】
5 吟诗日日待春风,及至桃花开后却匆匆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吟诗日日待春风,及至桃花开后却匆匆出自宋朝诗人:陈与义的古诗作品《虞美人张帆欲去仍搔首》第一二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张帆欲去仍搔首,更醉君家酒。吟诗日日待春风,及至 【查看全文】
6 千峰随雨暗,一径入云斜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千峰随雨暗,一径入云斜出自唐朝诗人温庭筠的作品《题卢处士山居》,其古诗全文如下: 西溪问樵客,遥识楚人家。 古树老连石,急泉清露沙。 千峰随雨暗,一径入云斜。 日暮飞鸦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