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出自唐朝诗人王维的古诗作品《渭川田家》第七八句,其全文如下:
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注释】
1、荷(hè):肩负的意思
【解说】
吐穗华发的麦地里,传来野鸡的阵阵呜叫声。桑树上桑叶稀疏,蚕儿就要吐丝。从田里归来的农夫扛着锄头,相见时打着招呼絮语依依。
【鉴赏】
诗的核心是一个“归”字。诗人一开头,首先描写夕阳斜照村落的景象,渲染暮色苍茫的浓烈气氛,作为总背景,统摄全篇。接着,诗人一笔就落到“归”字上,描绘了牛羊徐徐归村的情景,使人很自然地联想起《诗经》里的几句诗:“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诗人痴情地目送牛羊归村,直至没入深巷。就在这时,诗人看到了更为动人的情景:柴门外,一位慈祥的老人拄着拐杖,正迎候着放牧归来的小孩。
这种朴素的散发着泥土芬芳的深情,感染了诗人,似乎也分享到了牧童归家的乐趣。顿时间,诗人感到这田野上的一切生命,在这黄昏时节,似乎都在思归。麦地里的野鸡叫得多动情啊,那是在呼唤自己的配偶;桑林里的桑叶已所剩无几,蚕儿开始吐丝作茧,营就自己的安乐窝,找到自己的归宿了。田野上,农夫们三三两两,扛着锄头下地归来,在田间小道上偶然相遇,亲切絮语,简直有点乐而忘归呢。诗人目睹这一切,联想到自己的处境和身世,十分感慨。自公元737年(开元二十五年)宰相张九龄被排挤出朝廷之后,王维深感政治上失去依傍,进退两难。在这种心绪下诗人来到原野,看到人皆有所归,唯独自己尚旁徨中路,不能不既羡慕又惆怅。
所以诗人感慨系之地说:“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其实,农夫们并不闲逸。但诗人觉得和自己担惊受怕的官场生活相比,农夫们安然得多,自在得多,故有闲逸之感。《式微》是《诗经·邶风》中的一篇,诗中反复咏叹:“式微,式微,胡不归?”诗人借以抒发自己急欲归隐田园的心情,不仅在意境上与首句“斜阳照墟落”相照映,而且在内容上也落在“归”字上,使写景与抒情契合无间,浑然一体,画龙点睛式地揭示了主题。读完这最后一句,才恍然大悟:前面写了那么多的“归”,实际上都是反衬,以人皆有所归,反衬自己独无所归;以人皆归得及时、亲切、惬意,反衬自己归隐太迟以及自己混迹官场的孤单、苦闷。这最后一句是全诗的重心和灵魂。如果以为诗人的本意就在于完成那幅田家晚归图,这就失之于肤浅了。全诗不事雕绘,纯用白描,自然清新,诗意盎然。
相关阅读
1 纵玉勒、轻飞迅羽,凄凉谁吊荒台古?记醉踏南屏,彩扇咽寒蝉,倦梦不知蛮素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纵玉勒、轻飞迅羽,凄凉谁吊荒台古?记醉踏南屏,彩扇咽寒蝉,倦梦不知蛮素出自宋朝诗人吴文英的作品《霜叶飞重九》,其古诗全文如下: 断烟离绪。关心事,斜阳红隐霜树。半壶 【查看全文】
2 汉城黄柳映新帘,柏陵飞燕埋香骨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汉城黄柳映新帘,柏陵飞燕埋香骨出自唐朝诗人李贺的作品《官街鼓晓声隆隆催转日》,其古诗全文如下: 晓声隆隆催转日,暮声隆隆呼月出。 汉城黄柳映新帘,柏陵飞燕埋香骨。 磓碎 【查看全文】
3 怕不是、新来妆束。彩扇红牙今都在,恨无人,解听开元曲。空掩袖,倚寒竹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怕不是、新来妆束。彩扇红牙今都在,恨无人,解听开元曲。空掩袖,倚寒竹出自宋朝诗人蒋捷的作品《贺新郎梦冷黄金屋》,其古诗全文如下: 梦冷黄金屋。叹秦筝、斜鸿阵里,素弦 【查看全文】
4 近来始觉古人书,信著全无是处的意思及全诗赏析近来始觉古人书,信著全无是处出自宋朝诗人辛弃疾的古诗作品《西江月遣兴》第一二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醉里且贪欢笑,要愁那得工夫。近来始觉古人书,信著全无是处。 昨夜松边 【查看全文】
5 河汉纵且横,北斗横复直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河汉纵且横,北斗横复直出自唐朝诗人沈约的古诗作品《夜夜曲》第一二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河汉纵且横,北斗横复直。 星汉空如此,宁知心有忆。 孤灯暧不明,寒机晓犹织。 零泪 【查看全文】
6 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_道德经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出自古典作品的作品《道德经》,其内容全文如下: 【原文】 夫兵者①,不祥之器,物或恶之②,故有道者不处。君子居则贵左③,用兵则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