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2 10:06

  “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出自唐朝诗人孟浩然的古诗作品《秋登兰山寄张五》第四句,其全文如下: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
  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注释】
  1、无
  【翻译】
  面对北山岭上白云起伏霏霏,我这隐者自己能把欢欣品味。我试着登上高山是为了遥望,心情早就随着鸿雁远去高飞。忧愁每每是薄暮引发的情绪,兴致往往是清秋招致的氛围。在山上时时望见回村的人们,走过沙滩坐在渡口憩息歇累。远看天边的树林活象是荠菜,俯视江畔的沙洲好比是弯月。什么时候你能载酒到这里来,重阳佳节咱们开怀畅饮共醉。
  【赏析】
  这是一首临秋登高远望,怀念旧友的诗。全诗情随景生,以景烘情,情景交融,浑为一体。“情飘逸而真挚,景情淡而优美。”诗人怀故友而登高,望飞雁而孤寂,临薄暮而惆怅,处清秋而发兴,希望挚友到来一起共度佳节。“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细细品尝,够人玩味。
  开头二句从晋代陶弘景《答诏问山中何所有》诗脱化而来,点明”自怡悦“,为登高望远的缘由之一。
  三四两句起,进入题意。“相望”表明了对张五的思念。由思念而登山远望,望而不见友人,但见北雁南飞。这是写景,又是抒情,情景交融。雁也看不见了,而又近黄昏时分,心头不禁泛起淡淡的哀愁,然而,清秋的山色却使人逸兴勃发。
  “时见归村人,平沙渡头歇,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是写从山上四下眺望。天至薄暮,村人劳动一日,三三两两逐渐归来。他们有的行走于沙滩,有的坐歇于渡头。显示出人们的行动从容不迫,带有几分悠闲。再放眼向远处望去,一直看到“天边”,那天边的树看去细如荠菜,而那白色的沙洲,在黄昏的朦胧中却清晰可见,似乎蒙上了一层月色。
  这四句诗是全篇精华所在。在这些描述中,作者既未着力刻画人物的动作,也未着力描写景物的色彩。用朴素的语言,如实地写来,是那样平淡,那样自然。既能显示出农村的静谧气氛,又能表现出自然界的优美景象。正如皮日休所谓:“遇景入咏,不拘奇抉异。……涵涵然有云霄之兴,若公输氏当巧而不巧者也。”沈德潜评孟诗为“语淡而味终不薄”,实为孟诗的重要特征之一。这四句诗创造出一个高远清幽的境界,同“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等诗的意境,是颇为近似的。这也代表了孟诗风格的一个重要方面。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照应开端数句。既明点出“秋”字,更表明了对张五的思念,从而显示出友情的真挚。


相关阅读
1 娇懒强拈绣。暗背里相思,闲供晴昼。玉合罗囊,兰膏渍红豆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娇懒强拈绣。暗背里相思,闲供晴昼。玉合罗囊,兰膏渍红豆出自宋朝诗人吴文英的作品《探芳信为春瘦》,其古诗全文如下: 为春瘦。更瘦如梅花,花应知否。任枕函云坠,离怀半中 【查看全文】

2 岁云暮矣多北风,潇湘洞庭白雪中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岁云暮矣多北风,潇湘洞庭白雪中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作品《岁晏行》,其古诗全文如下: 岁云暮矣多北风,潇湘洞庭白雪中。 渔父天寒网罟冻,莫徭射雁鸣桑弓。 去年米贵阙军食,今 【查看全文】

3 东瀛濯剑有书还,我返自崖君去矣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东瀛濯剑有书还,我返自崖君去矣出自当代诗人毛泽东的作品《七古送纵宇一郎东行》,其古诗全文如下: 云开衡岳积阴止,天马凤凰春树里。 年少峥嵘屈贾才,山川奇气曾钟此。 君行 【查看全文】

4 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慕宗懿之长风的意思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慕宗懿之长风出自唐朝诗人王勃的古诗作品《滕王阁序》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南昌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襟三江而带五湖, 【查看全文】

5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出自唐朝诗人李贺的古诗作品《李凭箜篌引》第六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 【查看全文】

6 花信来时,恨无人似花依旧。又成春瘦。折断门前柳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花信来时,恨无人似花依旧。又成春瘦。折断门前柳出自宋朝诗人晏几道的作品《点绛唇花信来时》,其古诗全文如下: 花信来时,恨无人似花依旧。又成春瘦。折断门前柳。 天与多情 【查看全文】